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ID:1239693

大小: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9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1页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2页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3页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4页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本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山西太原测评)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2.(2012浙江高三调研考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首古代著名诗歌反映了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B.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C.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D.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3.(2012湖北教育名校联盟联合调研)“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人们经商意识强B.远距离长途贩运盛行C.珍奇珠宝是主要交换产品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2012广东韶关二调)“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3、。”南宋叶适的言论揭示了A.自汉到唐一直实行均田制B.政府从直接分田转为立契收税C.南宋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D.土地买卖税成了政府最大收入5.(2012广东茂名一模)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6.(2012海南四校联考)《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

4、、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7.(2012陕西交大附中第三次诊断测试)史载:“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居京都,城内有地,患无水以灌之”,于是就改进一产工具,“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这种工具是A.水排B.翻车C.桔槔D.筒车8.(2012安徽黄山调研)“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尔。”材料描述的手工业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用工业9.(2012安徽合肥八中一模)班固《汉书》:“(张)安世

5、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0.(2012山西太原一模)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C.手工艺高超和专业市镇兴起D.商帮势力崛起11.(2012山西高三诊断考试)《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

6、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12.(2012湖北两校4月联考)“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从材料看此物品的主要功能是6A.交换货物B.汇兑业务C.携带方便D.流通存储13.(2012河南豫北六校第三次精英联考)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D.商税成为政府主

7、要收入14.(2012吉林省吉林市质检)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A.街市B.坊市C.夜市D.草市15.(2012江西百所重点高中3月模拟)《东京梦华录》载:“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