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视口辨病

中医如何视口辨病

ID:12397804

大小:1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中医如何视口辨病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中医如何视口辨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来自于博粹堂  中医如何视口辨病   口腔是食物的通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食物能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如果摄入的饮食不洁,则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如饮食不当,过多地食入肥甘厚味,久而久之则成大患之兆,博粹堂中医讲。  观口腔颜色  正常人口腔呈粉红色,没有斑点和其他改变,光华而有润泽。  1、粘膜白斑。观察时注意颊粘膜、唇、腭、舌粘膜白斑,有的高出粘膜而,形状规则。如果白斑变硬、突起、有溃疡情形,则是癌变的征兆。  2、黑斑。在口腔粘膜上出现黑斑、灰暗色斑,分布在上腭、颊粘膜附近,较小,境界清楚,形状不规则。这种黑斑有变癌的危险

2、,如黑斑增大迅速,境界不清,或在原黑斑周围又出现小斑点,则更应注意恶性病变,应尽早去医院作检查(病理检查),争取早期诊治。  3、红色斑块。发生于口腔粘膜,呈红色,质软,境界清楚,常发生于舌缘、舌腹和口底,这种红斑极易癌变,因此要高度警惕。  观形态变化  正常口唇红润、有光泽,而有口唇干裂、糜烂、流涎、掣动歪斜等改变,则是疾病征候。不同种疾病其形态改变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过程,亦有不同的改变。  1、口唇干裂。这是由于津液损伤,不能滋润口唇,常见于急性热病,热伤津液,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又未及时补养造成的。要能注意调养,或在口唇周围涂一层甘油或植物油即可纠正。如果病情进一

3、步加重则会出现口唇干裂,有的结痂、出血,有时伴有疼痛,影响说话或者进食。遇此种情况,除进行一般调养之外,必要时也可进行全身治疗。  2、唇角糜烂。主要发生于唇角区域。由于胃痛,上犯唇部而出现的糜烂,在其局部有少许分泌物覆着。多见急慢性胃炎,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在局部涂一薄层龙胆紫或者红花油,即可治愈。  3、口角掣动。即是口角抽掣的动作,是由热病或筋脉失养引起的,多见于小儿慢惊风,所以如发现口角抽动则提示是惊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  4、口歪斜。多为中风(脑溢血、脑梗塞)的征兆;伴有眼的斜视和眼球运动异常,即口眼歪斜,是中风的危症。  口腔形态变化  1、口腔溃疡

4、。发生于口腔粘膜处,有孤立或散在小溃疡,表而有分泌物覆着,多是由于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所致,平时应多注意维生素的补给和多吃新鲜蔬菜。  2、口腔炎症。口腔粘膜水肿、充血、或者水疮,或有溃烂处,伴有疼痛和口臭。  观舌诊病  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明显,犹如内脏的一而镜了,能够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各种情况。在近代医学中舌诊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诊断手段。观舌诊病有以下几种意义:  1、能判断人体的功能状态。如舌淡红,柔软灵活,苔薄白而润,说明健康无病。文章来自于博粹堂  2、判断病位和病性。如舌质正常、苔薄白滑,病在表,为轻症:舌质红绛、苔厚黄干,病深在里

5、,病情重。  3、判断疾病的轻重进退和预后。观舌最好采用日光,舌自然伸出口外,两侧展平,充分显露舌体,细心观察舌质、舌苔的各种变化,来自我检测疾病。  一、观舌色  正常舌质淡红润泽,柔软灵活,患病时便出现舌质改变。随疾病种类不同,舌色也发生变化,常能看到的有以下几种舌色。  1、淡白舌。即舌色较正常淡白,是气血虚的征兆,表明气血不能上荣于舌而致,临床上多见慢性病和机体功能低下的人,如贫血症,营养不良,慢性肾炎等。也多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  2、红舌。即舌色较正常为红,是由热性病所致。因热血流旺盛,舌体血管充血所形成。若舌红干燥,舌而有芒刺裂纹者,多见于高热持久的重症病

6、人,如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乙型脑炎等;若舌尖红,多见于失眠劳累等病人;舌边红,多见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绛舌。即深红色舌,一般多由红舌演变而来。征见舌绛干燥,表而有芒刺,有裂纹,还能看到斑疹,病人有神昏谵语,心烦不寐。绛舌多见于急性病和重症病人,如败血症、脑炎、腹腔脓肿等。  4、青紫舌。即舌色青紫,或青紫瘀斑。是由于热病伤阴,脱水过重,舌体血管血流郁滞而致。病人可有精神萎靡、而色苍白、手足凉冷等症状,青紫舌多见于危重病人,预后不良。  二、观舌形  这是观察舌体形状异常改变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舌形即舌的形状,有病时舌形会有所改变。  1、舌细嫩。即舌体纹理细腻,形

7、色娇嫩,常见于慢性肾炎,以及慢性虚寒症病人。  2、舌粗老。即舌体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干燥,常见于急性热病。  3、瘦薄舌。主要为营养不良,舌肌和舌上皮萎缩所致,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癌肿等。  4、胖大舌。舌体肿胀、胖大,主要是脾肾阳虚的指证。如慢性结肠炎、泻泄、胰腺炎等。  5、舌芒刺。即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多见于红绛舌,见于高热肺炎、急性热症。  三、观舌态  1、强直舌。即舌硬运动不灵,多见于昏迷病人,如乙脑、肝昏迷、脑出血脑挫裂伤等。  2、舌甭斜。即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