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认识实习报告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

ID:1240132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_第4页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认识实习报告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就要大三了,仿佛第一次踏入大学的校园还是昨天的事情。大三以为着我要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而且也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巩固基础知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变得十分重要。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我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

2、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而且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

3、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对本专业的兴趣很大,在经过一周的实习之后,更是加深了我对专业的了解,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指明了方向。实习的第一天,首先开了动员大会,然后听了有关专业未来发展的讲座。知道了专业今后的发展热点:纳米器件与介观现象,新型纳米MOS场效应管和生物的

4、特征识别。纳米器件是以纳米技术制造的电子器件,其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电子器件:工作速度快,纳米电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产品性能大幅度提高。功耗低,纳米电子器件的功耗仅为硅器件的1/1000。信息存储量大,在一张不足巴掌大的5英寸光盘上,至少可以存储30个北京图书馆的全部藏书。体积小、重量轻,可使各类电子产品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因此纳米器件的发展不容小觑。比如,纳米金属块体耐压耐拉,将金属纳米颗粒粉体制成块状金属材料,强度比一般金属高十几倍,又可拉伸几十倍。用来制造飞机、汽车、轮船,重量可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又如,纳米陶瓷

5、刚柔并济,用纳米陶瓷颗粒粉末制成的纳米陶瓷具有塑性,为陶瓷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将纳米陶瓷应用到发动机上,汽车会跑得更快,飞机会飞得更高。再如,纳米氧化物材料五颜六色,纳米氧化物颗粒在光的照射下或在电场作用下能迅速改变颜色。用它做士兵防护激光枪的眼镜再好不过了。将纳米氧化物材料做成广告板,在电、光的作用下,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介观”这个词汇,由Van于1981年所创,指的是介乎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状态。因此,介观尺度就是指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尺度;一般认为它的尺度在纳米和毫米之间。介观尺度常常在介观物理学中被提到,而且在凝聚态物理介观体系学近年来的发

6、展中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它们有我们熟悉的微观属性,表现出量子力学的特征;可另一方面,它的尺寸又几乎是宏观的。在介观领域中,物体的尺寸具有宏观大小,但具有那些我们原来认为只能在微观世界中才能观察到的许多物理现象。因而介观物理涉及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和经典物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在理论上有许多方面有待深入研究。MOS场效应管管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英文缩写为MOSFET,属于绝缘栅型。在金属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因此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它也分N沟道管和P沟道管,通常是将衬底(基板)与源极S接在一起。而新型纳米MOS场效应管,在体积

7、上可以减小很多,在功能上,由于应用纳米技术,也会让功能更加全面,特点更加清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社会问题。传统的身份认证由于极易伪造和丢失,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最为便捷与安全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生物识别技术。它不但简洁快速,而且利用它进行身份的认定,安全、可靠、准确。同时更易于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8、目前人们已经发展了指纹识别、掌纹与掌形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手指静脉识别、声音识别、签字识别、步态识别、键盘敲击习惯识别,甚至DNA识别等多种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