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

ID:12402684

大小:4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_第1页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_第2页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_第3页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_第4页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厚德树人 笃学致用*******************************************************************************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根源系别人文与传媒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姓名孙小英学号10410103022指导教师赵红老师2013年12月23日试论朱淑真婚姻不幸的根源孙小英摘要:朱淑真是宋代能与李清照相提的女词人之一,她天赋才情,才华横溢,内心世界丰富,著有“点点声声有断肠”的《断肠词》来抒发个人情怀,《断肠词》内容主要反映朱淑真自己的个人生活,特别是其后期的诗词大部分表露婚

2、姻生活的不幸,风格抑郁悲凉,低沉哀婉。在作品中朱淑真自说其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团圆事未谐”,以此也可以看出她对自己婚姻的不满。除了她自己的说辞外,前人多认为她的婚姻不幸是理学盛行的残害,是由于社会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她自己独立人格的悲剧,但都鲜少从朱淑真自身性格特点和心理机制去分析其婚姻的不幸。本文将试图着重从这一角度去探询朱淑真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关键词:朱淑真;婚姻不幸;理学盛行;性格宋代的女诗人朱淑真,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对于其生卒年现在没有准确的界定。她是与李清照并称的宋代才女,多才多情的她“是明代以前女作家中写作诗词数量最多的人。”〔1〕她生于宦官家庭,生得伶

3、俐可人,父母宠爱,有富足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从小读经诵史,晓乐律,填词赋诗,弹琴绘画,还写得一手精妙的小楷。据说“幼颖慧”,童年时就作了一首小诗《书窗即事》。然“及笄”年龄之后,婚配与一文法小吏,志趣不合,婚后生活不如意,以致抑郁而终。朱淑真生前著有大量的诗词,前期诗词风格清新明快,后期风格幽怨苦闷,伤感颇多,后期的作品中独倚栏杆,泪湿衣襟的孤寂生活就是她婚姻不幸的显现。但是死后因为她的各种传言,“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2〕后来,“宛陵人魏仲恭,曾因听到旅人传说朱淑真诗词,感其‘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同情她一生的遭遇”,〔3〕

4、搜集其诗词辑集为《断肠集》十卷,郑元佐作注,并增辑后七集。她的诗词才得以流传后世,为人们所诵读。但是作为一位女性却饱受各种辛酸与精神上的压力,婚后家庭不和,婚姻不幸,她于文字中发出断肠的悲痛。这样一位一生遭受悲惨命运的人,为后世很多人同情和关注。根据她的诗词,前人有研究她婚外恋的,有赞她大胆的女性觉醒意识的,有说她孤独意识的,更多的是分析她婚姻不幸的客观因素。本论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朱淑真性格及心理机制的分析,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朱淑真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一前人研究朱婚姻不幸的主要观点前人研究大多认为理学盛行、夫妻双方才学悬殊是朱淑真婚姻不幸的主要原因。朱淑

5、真生活的时代儒学已被发展到了极致,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更是蔚然成风。婚姻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女性的贞节观念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地步。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男女之大防的时代又怎能容下毫不掩饰写出“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这样诗句的朱淑真呢?所以像朱淑真这样不守“妇道”、“离经叛道”的女人根本无法获得任何自由的生存空间。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朱淑真很清楚社会是不允许女性卖弄文采的,而是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她却不会那些“贤妻良母”应该做的事,所以她在《掬水月在手诗序》中解释:“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钟,不觉自鸣。”〔4〕这既是对自

6、己行为的解释,又是强调理学盛行的危害。在社会重压之下,朱淑真也嘲解“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自责》其一),她似乎也陷入了才情与妇德的两难境地。2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无论她陷入才情多么深,最终她还是被迫走进了“妇德”的深渊,想要埋没她丰富的情感世界。她无法选择婚姻自由,最终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她成为了封建礼教压制下的牺牲品。也正是因为所适非偶,他们夫妻之间没有共鸣点,这也是她婚姻不幸的一个外在因素。对于他的丈夫,有人说是市井小民,有人说是文法小吏,目前都没有确确的证据。不管他丈夫是什么人物,重要的是他不是朱淑真心中的“萧郎”,他没有气质,不是才子,而是封建礼教下的“佼

7、佼者”,更不会与朱淑真花下吟诗,月下弹琴。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无话可谈,了无情趣,朱淑真在诗中就表现出“对景如何可遣怀,与谁江上共裁诗”(《舟行即事》其五)的寂寞孤独,没有才气学识的丈夫不允许她吟诗作赋,更不会与她填词赏诗,对于她这是多么没有情趣的生活呀,时间久了就自然而然的和丈夫没有话语了。慢慢地诗人的心灵变得空虚,无人理解自己的志趣,与丈夫在感情上没有共鸣,他们毫无共同语言,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住在一个家里,心却各安天涯。据说后来丈夫在外纳妾,这样就更加剧了他们婚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