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

ID:12403953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_第1页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_第2页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_第3页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_第4页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模式的生命力---基于经济危机与体制变革的视角翟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北京100089)内容提要:当前经济危机中流行的“美国模式终结论”是片面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危机-变革”模式是美国模式存在、运行的常态。稳固的制度、周期性的体制调整和自由市场-政府干预之间的钟摆运动,确保了美国模式的生命力。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经济衰退的延宕是消除泡沫、重建信心的过程,并不意味着生产能力的下降,也不表明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关键词:经济危机,美国模式,体制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美国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几

2、乎影响了世界各国。对于美国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如,英国学者罗纳德·多尔(DoreRonald)称其为“股票资本主义”模式,罗纳德.多尔.股票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戴维·荷茨(CoatesDavid)称其为“市场导向型资本主义”模式。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其他常见的称谓有“里根—撒切尔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等等。对此,法国学者米歇尔·阿尔伯特(MichelAlbert)则认为,“当今的美国发展模式应当

3、准确地称其为‘新美国模式’,因为,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标志着自大萧条结束以来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旧模式的终结,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从此形成”。MichelAlbert,Capitalismagainstcapitalism(Englishedition)London,WhurrPublishersLtd.1993.无疑阿尔伯特的冠名恰当地反映了当今美国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以往模式的本质内涵。里根与撒切尔于20世纪80年代在各自国家发动了一场“私有化、自由化、有限政府”的革命,从这场革命对旧有模式的否定及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冲击程度来看,

4、可以说,二人联手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标志着在西方社会持续近50年的“罗斯福秩序时代”或者“凯恩斯主义时代”的结束,一个“坚硬而又无情的市场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新美国模式在经济上倡导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政治、文化上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和传统,提升宗教、家庭、道德等价值观念,在对外关系上实施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实力为后盾的进攻型战略政策。一、美国模式的历史溯源探究美国模式的本质,必须将其放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去考察。从宏观上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模式的转换史,每一次资本主义的全面

5、性危机的爆发往往意味着一个旧模式的终结和一个新模式的诞生,新美国模式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1.大萧条:曼彻斯特模式的终结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能成为其所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只有那些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处于强国地位乃至霸主地位的国家,其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一种范式,如果这种范式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其他国家(不论这种影响是强制进行的、还是主动效仿的),那么它就能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意义的发展模式。从这个标准来看,英国创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曼彻斯特模式(与

6、英国有着特殊历史、政治关系的美国亦是这个模式的主要代表),它以无可抗衡的优势贯穿了整个19世纪,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以美国为例,1920~1929年期间,其GDP的增长幅度竟达到了40%。DanielPreston,20thcenturyUnitedStatesHistory.NewYork,HarpercdllinsPubisher,2001.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它以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基人亚当·斯密的“自然秩序”思想为指导,反对政府干涉经济活动。斯密赞扬市场这“一只无需人为控制和有意为之

7、的‘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地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是使社会处于自然、健康状态的保证。“政府的职能仅限制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国家免受外来侵犯。二是保护公民免受不公正的压迫。三是建立和维持公共机构。”MichelBeand,AHistoryofCapitalism.NewYork,MonthlyReviewPress,2001.在自由放任的思想推动下,摆脱束缚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利润率空前高涨。在经济的飞速增长中,曼彻斯特模式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政治价值目标的议会体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由于资本利润渠道的国内饱和,

8、为资本服务的政权必然凭借强大的实力向海外寻求发展空间,由此,曼彻斯特模式以武力拓展殖民地的对外关系特征便相应形成。然而,1929~1933年的大萧条宣告了曼彻斯特模式的终结。这场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危机造成了大批企业倒闭和大规模的失业,在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