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ID:12407485

大小:329.1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6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工程项目经理部××××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1月15日18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目录一、编制依据2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21.1评估对象21.2评估范围22、评估目的2二、工程概况32.1工程概况32.2地层岩性32.3地质构造32.4地震动参数42.5.自然地理特征4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53.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63.2评估办法7四、公路工程风险评估74.1总体风险评估74.2专项风险评估84.3风险分析104.4安健环危害因素分析124.5风险估测14五、活动风险源辨识155.1活动风险等级划分155.2风险等级判断18七、风险控制18八、评估

2、结论1918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2011.5】)。(2)《×××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全三册)》(3)《×××二期工程施工总说明文件》(4)×××工程业主及监理要求(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6)×××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1.1评估对象评估的对象是×××工程。1.2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K1+880~K4+577所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2

3、、评估目的对××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箱涵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18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东接塘栖路口,西联余杭,远期延伸至富阳,贯穿余杭区,沿线与多条道路相交,是沟通副城中心临平和多个组团的最主要的通道。本项目为东西大道向富阳方向延伸的接续,工程设计起点位东西大道西延一期工程终点K1+880.000处,起点桩号为K1+880.000,路线沿一期工程线位,并结合《余杭组团分区规划

4、》,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行进,跨越规划河道孟坞溪和张坞溪后,沿郞山西南麓,终于现有石邱线,终点桩号为K4+577.000,路线全长2.697公里。设计等级为公路二级,设计速度为80Km/h,设计路基宽度为17米,路幅布置为: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3.75米,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宽2×2.75米,土路肩宽2×0.5米。本工程为新建道路,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涵洞、改河、交安设施、智能交通、照明、绿化等施工。工程总工期12个月,缺陷责任期24个月2.2地层岩性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主要为丘陵斜地和山前平原区两种类型,总体东北低,西南高,出露的地层主要有

5、上震旦统西尖山组白云质灰岩,覆盖层地层为第四系洪积物及上更新统坡洪积层。路线跨越地区地层共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组,9个工程地质亚层:2层素填土、1层粉质粘土、2层含粘性土碎石、1层含碎石粉质粘土、1层含角砾粉质粘土、1层全风化白云质灰岩、2层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夹层溶洞、3层中化白云质灰岩。2.3地质构造本本工程主要有孝丰---三门湾大断裂和昌化---普陀大断裂。18孝丰---三门湾大断裂:该大断裂由安吉障吴往南经临浦、嵊县盆地,到宁海以北伸入三门湾,走向290~310°,全长约250km。断裂可能形成于燕山早期,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都有强烈活动。昌化---普陀大断裂:横跨浙江北部,往

6、西延入安徽,与休宁---顺溪裂隙交会,往经临安,过杭州之南后略偏转南东,杭州以东至上虞被第四系掩盖,在余姚---宁波一线之北又复出露。据物探及地震资料,此断裂可能延至普陀2.4地震动参数本项目所在区域具有地震级小、强度弱、频度低的特点。据浙江省地科所《浙江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规律说明书》,本项目处于长江中下游III等地震区中的上海——上饶地震带,属上海——杭州湾4.75~5.25级地震危险区,是省内相对地震密集区,地震活动受活动性断裂的控制。近代地震十分微弱,震级均在4级以下。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野外

7、钻探资料,杭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判定场地土的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级,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本场地无液化土层。根据临近多项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对地震危害程度的调查和咨询得到的结论认定为本区域稳定性好,未来一百年内不会对道路及构筑物产生震害,事宜本工程建设。2.5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主要为丘陵斜地和山前平原区两种类型,总体东北低,西南高,海拔高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