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ID:12408247

大小:6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1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2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3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4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5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6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7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8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9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内容摘要:伴随农民工数量的快递增长,关注农民工,加强对其城市适应状况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农民工的了解,提升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当下,我们更要关注返乡潮中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本文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审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以经济生活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三个唯独考量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现状与障碍,并以此为基点,通过对厘析其深层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问题。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素质提升的方面,提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社会保障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社会结构日趋开放,城乡交流日益频繁,“民工潮”浪打浪地从农村这一大海绵中涌出来,拍打着城市的门户。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壮举,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的必然趋势,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200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1.4亿,到2亿1。从广阔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逐渐取代城市居民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角。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

3、业。连同他们的家属,在近30年的时间内,城镇已接纳了大约1.3亿的农村人口。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城市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农民工群体基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初次流动时间、就业类型、社会资本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的二次社会分化在不断扩大,群体差异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使农民工问题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变数。他们从乡村进入城市,进入一个迥异于传统乡土社会的新空间形态,面临着一个集体遭遇的新社会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严重拖累实体经济的当下,关注农民工现象,加强对其城市适应状况研究,对于加深农民工的了解,探索农民工适应规律,增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能力,避免融入冲突,提升生活质量,促进

4、城乡和谐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农民工城市适应面临的显示障碍及原因分析由于中国社会系统间的衔接鸿沟和缝隙、社会生活和行动与城市人的距离以及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令农民工的境遇更加尴尬: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因为劳动技能的缺乏和心理的后怕: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的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农村没有他们的梦,城市没有他们的家,恰似一只脚跨进城市门槛,另一只脚却还在门外,他们真正成立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半城市化的“双重边缘人”而且在城市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里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下,“双重边缘化”出现长期的变迁趋向。现实障碍1、劳动与就业第一,农民工依旧面临严峻的就业

5、压力,在以往的农民工城市适应和融入问题研究中深藏其后的一个假设:农民工是有工作的群体,现实状况是他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20007年11月,在全国培训就业系统工作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副部长张小建指出,当前我国的三大失业群体是下岗职工、大学生和农民工。农民工与其他连哥哥群体一样,首先面临的是严峻的就业问题。第二,金融危机促使农民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劳动密集型向只是密集型转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有意以此为契机促进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新型产业必然要求较高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产业工人。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农民工素质有的较大提

6、高,但他们的有事并不明显,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依然很大。而且,在目前的收入状况下,农民工很难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这一局面客观上更造成了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知识断裂,造成农民工的素质“不达标”,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岗位提出的新要求,农民工群体讲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失业”压力。金融危机背景下,2000多万农民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就是明证。第三,农民工特有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加剧了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源于农民工新的目标和效用函数,农民工在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上表现出:挑剔“特色:第一,注重职业发展空间。现代的农民工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就业选择行为早已从简单的谋求生存演变到积

7、极地争取发展空间,不再像从前的农民工愿意从事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他们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坚守着融入城市的期待来选择职业。往往选择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磨练自己,并非简单地找份工作来谋生赚钱,而是争取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工种职业,以期在城市中扎下根来,做个名副其实的城里人。第二,注重就业环境。尤其是80后的农民工自我保护、自我价值意识不断加强,在选择工作时候,更在意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更看重职业身份、人格尊严,寻求”体面就业”,对薪酬待遇、社会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