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

ID:12409572

大小:966.50 KB

页数:143页

时间:2018-07-16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_第1页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_第2页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_第3页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_第4页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司法考试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邓勇胜司法考试资源库二0一四年九月14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目录第一分编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3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3二、侵犯财产罪22第二分编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52一、危害公共安全罪53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0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86第三分编侵犯国家法益的犯罪102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02二、贪污、贿赂犯罪103三、渎职罪119四、危害国防利益罪122五、军人违反职责罪122刑法案例分析题124《刑法分论》重点罪名14114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家司

2、法考试1999-2012年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第一分编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侵犯生命法益的犯罪1.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6年试卷二第13题)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

3、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客观归责理论)和故意杀人罪中杀人实行的定型问题。故意杀人罪中的杀人行为首先必须是非法的,其次,必须有活人(他人)的存在,再次,还有杀的行为。因此,杀人这种实行行为,按照实质客观说的观点,必须是侵害生命法益的危险性达到紧迫程

4、度的行为,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而且客观上必须具有导致死亡结果出现的具体危险性,即必须是一种类型性地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37页;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14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这种危险性可以根据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来进行判断。AB选项中甲的行为,按照日常生活的观念判断,其本身都没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即使客观上真出现

5、了行为人预想中的死亡结果,也不能将死亡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行为。根据客观归责理论,甲虽有杀人的想法,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也确实表现为行为人甲创设的一种危险,但是甲所创设的风险只是促使了被害人的自我风险的实现,本身并不能现实化为结果。根据现有法律,促使他人自杀也是无罪的,促使这样的单纯的自我风险,就更不可能成立犯罪了。乙在马路上跑步导致被车撞死,是自我风险的实现(被害人的自主行为招致的危险),甲让乙在马路上跑步的建议只是促使了这种自我风险的出现。乙在雨天的树林里散布,遭雷击身亡,也是自我风险的实现,甲的建议也只是促使了这

6、种自我风险出现,单纯的促使受害者自我风险行为的出现,都不能归责于甲,即乙死亡结果都不能归责于甲,甲的建议也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中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迷信犯,由于迷信犯不具有客观危险性,这种迷信行为也不是杀人的实行行为。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中,自然的因果关系是刑法责任的最大界限,即没有自然的因果关系,就谈不上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而自然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首先必须通过准确的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来加以证明,有人由于愚昧无知,想象通过诅咒的力量来杀人,这是不能被实验所证明的,如果最后乙真的死亡的,那么,其

7、死亡的结果也与甲的诅咒之剑没有自然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D项中,甲主观上虽然愚昧无知,但在主观上明知道这样做会导致被害人死亡,客观上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其犯罪动机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本题答案:C。2.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2000年试卷二第71题)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B、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C、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忍心杀夫而

8、自身亡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故意杀人罪的几种特殊情况。尤其要注意刑法中几种特殊转化犯的故意杀人罪(即法律拟制的规定)。A项中,根据200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的批复》第2条的规定,甲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B项中,甲的行为仅仅构成普通的强奸罪,而不是强奸罪的结果加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