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

ID:1241144

大小:665.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9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_第1页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_第2页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_第3页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_第4页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5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1.30No.52015年10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Engineering(SocialScielicesEdition0ct.2015DOI:1O.11965/xbew20150504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邓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四川自贡643000)摘要:位于我国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是一条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沿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遗存了古盐道、盐号、驿站、碑刻、古镇、古桥、会馆及船工号子等物质和非物质盐运文化遗

2、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加快及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川盐古道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和急剧消失局面。现阶段,川盐古道文化遗产存在着缺乏协调保护机制、破坏性开发、文物保护滞后、“非遗”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需要沿线各地联合行动、建立保护机制、及时普查抢救及开展合作研究等加以保护。川盐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应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盐运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和开发等现实问题.将川盐古道的保护与沿线各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探索出一条由陆地道路和水道混合类型构成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的有效

3、模式。关键词:川盐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盐运文化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80(2015)05-0035—10川盐古道是一条可与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媲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是在历史时期形成的由多条水路运输系统和复杂的陆路运输系统组成的源于四川(含重庆)的产盐区,通过食盐的运销辐射到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的水陆混合型运盐古道,在沿线的许多地方,被当地老百姓叫作“盐大路”或“老大路”。川盐运销所经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及土家族、苗族、彝族、纳西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社会文化特性,使得川盐古道沿线及周边地

4、域留下了厚重而多样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文化线路。但是,因缺乏对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和调查研究,目前对其基本面貌还缺乏整体的认识。本文在2014年4月至11月对川、渝、黔、滇、鄂、湘、陕七省和直辖市境内的川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YWHZB14—01;YWHZB12—01)作者简介:邓军,硕士,文博馆员(E—mail:597410360@qq.tom)35盐古道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的构成、保存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学界对川盐古道文

5、化遗产应有的重视,推动其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的构成和现状、川盐古道沿线与盐运相关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在类型和构成上主要有古盐道、栈道遗址、驿站遗址、盐店遗址、盐号遗址、盐局遗址、盐仓遗址、税卡遗址、关隘、会馆、庙宇、祠堂、牌坊、水运码头、堰闸、船槽、古桥、古镇、古街、古村落、碑刻、摩崖石刻及水路和陆路运输系统的各类运盐器具等,及其与盐运相关的饮食、民俗和劳动号子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体系化的盐运文化聚集带。(一)物质文化遗产1.古盐道遗址川盐运输的部分古盐道遗迹至今仍清晰可寻,沿线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就有四川自贡集柴VI、泸州雪山关、凉山喜德县孙

6、水关、宜宾筠连县犀牛村及隐豹关的古盐道;贵州金沙县五里坡、毕节七星关、遵义鸭溪镇水淋岩的古盐道;云南盐津豆沙关、富源县胜境关、宣威可渡关的古盐道;重庆石柱西沱镇楠木垭、酉阳丁市镇的古盐道;湖北恩施建始县花坪镇石垭村、竹山柳林乡、神农架林区红举村的古盐道;陕西镇坪车湾、代安河及鸡心岭山垭的古盐道等遗址。2.盐号、盐店、盐仓遗址专事盐业运输和贩卖的盐号及兼营盐业的各类商号遍布于川盐古道沿线。据笔者调查,在重要的盐运中转站均有从事食盐贩运的盐号或商号,遗憾的是相当数量的盐号遗址早已消失,如清代民国时期龚滩曾有大业盐号、永盛盐号、茂隆盐号及顺昌盐号等,仅大方县瓢儿井镇有十

7、九家盐号『1],叙永亦有十三家盐号之众[2],但是遗存下来的盐号遗址极少。目前,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当数思南周家盐号.仁怀马桑坪华家盐号、金沙县罗马街盐号、习水土城盐号及毕节大关盐号。作为食盐储存、转运和分销据点的盐仓和盐店,遗存的数量稀少.主要有西沱镇的上盐店、下盐店及龚滩半边仓盐仓等遗址。3.古镇、古街、古村落及驿站川盐的运销,促进了大批古镇、古街、古村落及驿站的兴起和繁荣。考察发现,有如下一批具有代表性且保存相对较好的聚落:四川自贡仙市、牛佛、赵化及永安古镇等,泸州福宝、太平古镇及天仙镇乐道古村落、震东乡普市村,宜宾南广、横江古镇,西昌市礼州古镇、佑君古镇,盐源

8、县金河古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