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

ID:12411973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_第1页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_第2页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_第3页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_第4页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S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解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作者:霍勇2005-8-222005年3月22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了首部欧洲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该文件就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PCI相关问题的最新共识和观点:(1)PCI指证;(2)PCI辅助用药;(3)PCI辅助装置;(4)药物洗脱支架。指南的目的是提供所有PCI的相关证据,帮助医师在其日常临床决策中权衡治疗操作的风险与获益。一.PCI指证(一)稳定冠状动脉疾病(CAD)的PCI已有多个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所有有客观大面积缺血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除不能通过的慢性完全性

2、闭塞以外,PCI可被视为几乎所有病变亚组中重要的最初再血管化方式(IA类指证)。对于无或轻微症状的患者,PCI似乎并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尤指他汀类)。但AVERT和RITA-2试验的PCI组支架使用率很低(30%和7.6%),也未提及噻氯吡啶、氯吡格雷或GPⅡb/Ⅲa抑制剂。有必要在支架时代以及药物洗脱支架时代,重新评价PCI、他汀以及联合PCI和他汀的效果。在单纯球囊扩张时代,CABG优于PCI。 随着支架的大量使用,这种优势正在逐步消失。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仍是成功率较低、再狭窄率较高的PCI病变,药物洗脱支架

3、(DES)在这方面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评估。该指南将CTO病变的PCI定为ⅡaC类指证。根据AWESOME试验和注册研究的结果,对外科高危病人行PCI被定为ⅡaB类指证。既往有CABG史的患者,PCI可能优于重复CABG。左室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似乎可以从PCI受益,尤其对于有存活心肌证据的患者。已有的多数临床试验资料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和/或糖尿病的PCI效果逊于CABG。这类患者的PCI指证依旧为ⅡbC类。即将得到的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资料可能改变这类指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仍应首选CABG。仅在CABG的围术期风险非常高的情况下才考

4、虑PCI(ⅡbC类指证)。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初步资料令人欣喜。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之争已无悬念。大量资料显示,无论是术中和术后近期的冠状动脉并发症,还是远期的再狭窄,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支架术均优于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因此该指南推荐,对天然冠状动脉或静脉桥的原始(denovo)病变,应常规置入支架(IA类指证)。PCI术后的肌钙蛋白升高与操作并发症有关。TnI或CK-MB升高正常值上限的3~5倍通常不会影响预后。仅当CK-MB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5倍时,随访期间的死亡率增加。(二)非ST段抬高急性

5、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PCI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自然转归差别相当大,危险分层有助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策略。ESC近期发表的NSTE-ACS治疗指南将以下7种情形归为高危组:(1)复发静息心绞痛;(2)动态ST段改变,包括ST段压低≥0.1mV或一过性(<30分钟)ST段抬高≥0.1mV;(3)TnI、TnT或CK-MB升高;(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6)早期梗死后不稳定心绞痛;(7)糖尿病。高危患者可能迅速发生急性血栓事件,进展为严重心肌梗死或死亡。该指南还列举了以下6类临床情形可能

6、加重非ST段抬高ACS的远期预后:(1)年龄>65~70岁;(2)已知CAD史、既往MI史、曾行PCI或CABG史;(3)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新出现的二尖瓣返流性杂音;(4)炎症标记物升高(CRP、纤维蛋白原、IL-6);(5)BNP或NT-proBNP升高;(6)肾功能不全。依据FRISC-Ⅱ、TACTICS-TIMI18、RITA-3这些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该指南将高危NSTE-ACS的早期PCI(48小时内)归为ⅠA类指证。ISAR-COOL试验结果支持对高危NSTE-ACS患者在2.5小时内行立即PCI(ⅡaB类指证)

7、。当然,这种积极的侵入性策略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辅助,包括氯吡格雷和血小板糖蛋白抑制剂GPI)。考虑到PCI结果的可预测性和即刻安全性,专家建议对于高危NSTE-ACS患者的原始病变常规置入支架(ⅠC类指证)。(三)ST段抬高ACS的PCIST段抬高ACS(即STEMI)的治疗原则是尽快、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溶栓和PCI都是重要的再灌注手段。随着PCI技术和辅助用药的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显示了PCI的优势。该指南将发病12小时内的直接PCI(primaryPCI)列为IA类指证。与溶栓相比,直接PCI能更有效地开

8、通冠状动脉,复发缺血、再闭塞、再梗死更少,心功能改善更显著,安全性更高(中风少),近期和远期预后都有优势。女性和老年患者从直接PCI的受益更多。对于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若首诊医院不能进行直接PCI且有溶栓禁忌,应立即转运患者行直接PC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