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

ID:12412335

大小: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_第1页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_第2页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_第3页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_第4页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急救知识竞赛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成人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2.答:成人生存链组成如下:(1)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2)早期由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使室颤的心跳呼吸骤停者生存率增加2-3倍。(3)早期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75%。(4)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3.儿童心肺复苏生存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4.答:儿童生存链组成如下:(1)心肺骤停的预防。(2)基本心肺复苏。(3)及时送至急诊医学服务系统。(4)及时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5.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程序有哪些?6.答:(1)检查受害者反应;

2、(2)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3)开放气道与检查呼吸;(4)进行人工呼吸;(5)检查脉搏(面向医务人员);(6)胸外按压;(7)除颤。7.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救治的目标是什么?8.答: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在10分钟内完成流水线型的评估,完成初始评价,CT扫描应在25分钟内完成并作出解释,溶纤药物应在到达后60分钟内并在症状发作3小时内给予。9.碳酸氢钠的不良反应有那些?10.答:(1)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2)细胞外酸中毒,氧解离曲线右移,氧释放减少;(3)高钠血症和高渗血症;(4)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2,弥散到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内,引起反常性酸中毒;(5)加重中枢神经系统酸中毒;(

3、6)使儿茶酚胺失活。11.心脏骤停病人早期除颤原因?12.答:(1)心脏骤停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室颤);(2)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4)短时间室颤既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13.2005人工呼吸的建议有那些?14.答:(1)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超过1秒。(2)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3)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4)如果已经有人工气道,并且有二人进行心肺复苏,则每分钟通气8至10次,呼吸与胸外按压不需要同步;在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止。15.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有哪些?16.

4、答: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把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增加了心肺复苏期时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100次/分钟)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17.在院外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终止复苏指证?18.答:(1)有效的自发的循环和通气恢复。(2)护理移交给上级急诊医疗人员,让他们对复苏尝试无反应的病人进行决策。(3)可靠的证据表明不可逆死亡存在。(4)复苏者因为筋疲力尽不能坚持或存在环境危害或者因为复苏努力让他们处于危险中。(5)有一个合法的不尝试复苏遗嘱提供给复苏者。19.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必须采取的3个步骤为?20.答:(1)激活急救医

5、疗服务体系系统。(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熟练运用自动除颤仪。21.现代除颤仪的类型?22.答:根据除颤波形的不同,现代除颤仪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向型和双向型。23.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指证?24.答:(1)复苏者无法应用球囊面罩对昏迷的患者实施完全的通气;(2)患者缺乏保护性的气道反射(昏迷或心脏骤停)。25.导致无脉性心脏骤停的常见心律失常有那些?26.答:(1)室颤。(2)室性心动过速。(3)无脉性心电活动。(4)心脏停搏。27.复苏后治疗的最初目的有那些?28.答:(1)进一步改善心肺功能和体循环灌注,特别是脑灌注;(2)将院前心跳骤停患者及时转至医院的急诊室,再转至设备完善

6、的ICU病房;(3)力求明确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4)完善措施,预防复发;(5-7-)采取措施,改善远期预后,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完全康复。1.预测死亡或神经系统不良后果的临床体征有:2.答:(1)第24h时,仍无皮层反射;(2)第24h时,仍无瞳孔反射;(3)第24h时,对疼痛刺激仍无退缩反应;(4)第24h时,仍无运动反射;(5)第72h时,仍无运动反射。3.急性冠脉综合症再灌注的目标为:4.答:溶栓必须在病人到达30分钟内完成(入院至开始用药的时间间隔为30分钟)或者PCI在病人到达90分钟内完成(从进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间隔为90分钟)。5.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吹气方式

7、为:6.答:(1)给予2次紧急吹气,每次吹气超过1秒;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1秒钟,以使患者胸部起伏。(2)给予有效的潮气量,使患者出现看得见的胸部起伏。(3)避免快速或者用力吹气。(4)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行心肺复苏的吹气频率为8~10次/秒,不需考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不需要暂停。7.心肺复苏时,何时紧急吹气而不行胸外按压(仅限专业急救人员)?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