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

ID:12412918

大小: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_第1页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_第2页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_第3页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_第4页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答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复习练习卷(1)学校:学号:姓名:成绩: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2)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3)便要还家(通“邀”邀请)(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5)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的样子)(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8)具答之(详细)(9)渔人甚异之。(很、非常)(10)未果(实现)(11)缘溪行(沿着、顺着)(12)后遂无问津者(渡口)(13)欲穷其林(穷尽、)(14)欣然规往(计划)垂髫(小孩)(15)诣太守说如此(到)(16)悉如外人(都、完

2、全)黄发(老人)2.解释下面句子的古今异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单指“妻”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足为外人道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的关联词仿佛若有光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3.一词多义归纳并作解释(1)便舍船从口入(舍弃、放下)屋舍俨然(房子)(2)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寻找)(3)寻向所志(做的标记)处处志之(

3、做标记)(4)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眈眈相向(对着)(5)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7(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村人的祖先)带领着妻子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就跟外面的人断绝来往。(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跟不用说魏、晋两朝了。(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都处处可以听到。(6)未果,寻病终。没

4、有实现,不久就因病死了。二、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文中描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桃花源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4)桃花源待客热情的两个句子:(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写桃花源安宁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体现桃花源不易被发现的语句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7)在文中找出

5、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三、理解课文回答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答: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忽逢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在寻桃花源。2.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答:“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体现桃花源人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因为桃花源人能在桃花源村安居乐业,村人的生活安宁,人们能和睦相处,这没有战乱。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

6、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7答:这样的世外桃源只是寄托作者的理想,他希望生活在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能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的社会里。4、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是(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5、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的知识巩固一、写出下面加

7、点词语的读音。德馨(xin)鸿儒(hongru)案牍(andu)蕃(fan)淤泥(yu)濯清涟(zhuolian)蔓(man)亵玩(xie)隐逸(yi)鲜有闻(xian)二、解释加点的词。1、甚蕃(多)2、则名(出名、著名)3、有龙则灵(灵异)4、斯是(这)5、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6、德馨(品德高尚)7、鸿儒(博学的人。鸿:大)8、不妖(美丽而不端庄)9、往来无白丁(没什么学问的人)10、可以调素琴(弹)11、案牍(官府的公文)12、劳形(使身体劳累)13不染(沾染)14、濯清涟(洗涤)15、净植(立)16、亵玩(玩弄)17、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