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ID:12414594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_第1页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_第2页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_第3页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_第4页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农村基层腐败是指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管理集体人、财、物的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或从事与其身份不相符的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违纪违法行为。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量涉农资金流向农村,征地补偿标准逐年提高,农民生活大幅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些不和谐因素随之滋长,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屡有发生,成为激化农村矛盾、破坏社会稳定的一大根源,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提高基层政权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夯

2、实我党执政之基。一、农村基层腐败的主要特点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腐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贪污、侵占,失职、渎职及生活腐化等各方面,特点鲜明,影响恶劣。一是腐败区域集中化。-7-村干部违法违纪多发生在经济发达的村和封闭的欠发达村。随着城市化扩大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违法违纪行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而在经济欠发达、封闭的贫困村,侵占套取、乱砍滥伐和违反计生政策等问题则相对集中。二是腐败形式群体化。由于工作关系,村书记和村主任很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攻守同盟,共同侵占国家资产。在腐败形式多样的案例中,村书记、

3、主任、会计等村干部集体参与的案例屡见不鲜,往往是查一案,带一窝。三是作案手段多样化。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临时还贷、银行揽储、注册验资、炒股等营利性活动;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获取利息,或为企业、亲友提供经济担保;有的利用土地开发之机索贿受贿,虚开工程发票套取现金;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国家粮食直补或土地补偿款,设置账外账、小金库肆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还有的是财务管理混乱,虚列支出、开假票据、开白条等。四是涉案金额攀升化。从整体看,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金额较小,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郊的村干部,其违法犯罪涉

4、及的数额也在不断上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人员也逐年增加。五是失职渎职常态化。“村官”-7-在工作中失职渎职时有发生,处理村级事务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借宗族势力滥用职权,恃强欺弱或偏亲向友,肆意侵犯村民人身权利。部分村官还利用村里公共事项为机会,不经集体讨论,私自将事项交给自家族人办理,发放误工补贴,群众反应很强烈。二、农村基层腐败的原因分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的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比如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财务监管漏洞较大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权力过于集中。(一)缺乏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按照现行的农村基层领导体制,村委会和村党委(总支、支部)有不

5、同的职责分工,相对独立。但实际上很多地方“两委”权力不分,相互交叉。个别地方村主任或村书记搞“一言堂”,有的村没有书记,或者是书记、主任一人挑,这些都造成了内部监督的不力或缺失,很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经民主协商就由村干部决定了,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使得村民自治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真正落实。虽然目前乡镇都配备了纪委书记,但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分工较多,难以抽身出来,对纪检监察工作疲于应付。而面对不是党员的村干部,去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将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列入监察对象,但限于条件和配套法规规章的不健全、不完善,监察职能在农村基层依然无法充分行使。

6、(二)农村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政治素养欠缺。-7-当前农村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对农村干部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受文化程度、信息渠道、所处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局限,加上不注重学习,许多村干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不能胜任工作。一些村干部公仆意识淡化,政治素养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能捞就捞,完全背离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一些乡镇则对村干部重使用、轻教育培训,把能不能完成好交办任务当作衡量村干部素质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放松了对他们政治思想的跟踪考察和任职后的经常性教育。(三)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漏洞较大。现行的“村财民理乡监管”统筹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

7、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但各村依旧是单设账目,有自己的“私房钱”。在村级推行的财务公开制度,往往只是走过场、装样子,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账目,把一些见不得光的账目藏匿于背后。村书记、主任双签制度能够改变一人独大的局面,但依旧打破不了二者攻守同盟的关系。另外,很多村会计出纳“一人挑”,钱帐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四)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是农村干部发生腐败的重要诱因。作为农村干部,本应维护村集体利益,保护基本农田,抵制外来势力对土地的非法侵占。但事实上一些村干部往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