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

ID:12414600

大小:80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6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_第1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_第2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_第3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_第4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物质知识(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知识复习(一)一、知识梳理空气和氧气1、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组成: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是78%和21%;(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设计了著名的钟罩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3)氮气: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常常作保护气;(4)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稀有气体具有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常作保护气;且稀有气体具有一个特性: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例如氖气通电时发红光。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被列为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SO2、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等3、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2、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液态和固态时均为淡蓝色。(2)化学性质①助燃性和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与金属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2Cu+2O22CuO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与非金属反应C+O2CO2S+O2SO24P+5O22P2O52H2+O22H2O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持续红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明亮的火光和大量的白烟淡蓝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与化合物反应2CO+O22

3、CO2CH4+2O22H2O+CO2蓝色的火焰蓝色的火焰②根据物质的氧化速度,可将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食物腐败、酒的酿造、钢铁锈蚀、橡胶老化、农家肥料的腐熟等剧烈氧化:燃烧、爆炸等16①氧气的主要用途:支持燃烧,提供呼吸3、氧气的制法工业制法(物理变化):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①反应原理:2KClO32KCl+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排水集气法(氧气难溶于水)③反应步骤:a.按照要求安装反应仪器,铁夹固定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b.

4、检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c.装入反应物质,注意,反应物质为粉末状的,应该用药匙或者纸槽;d.首先预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固体下方固定加热;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均匀放出气泡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f.用排水法收集时,反应结束应该首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倒流至试管中,可能使试管破裂)⑤注意事项:a.如果反应物品为高锰酸钾时,发生装置中导管口部还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b.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导管应略微深入试管;c.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导管口应该尽量伸入集气瓶底部。

5、⑥验满方法: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排水法———看到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水和氢气1、天然水的污染和净化(1)水的主要污染源:工业“三废”未经处理而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水的净化:①天然水具有自净能力②自来水生产的主要环节:取水、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和供水③自来水生产使用的消毒剂是氯气,凝聚剂是明矾161、水的性质(1)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4℃时水的密度最大(1g/cm3)(2)水是一种重要的分散剂,是最常用的溶剂(3)化学性质①通电分解通电2H2O2H2↑+O

6、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是2:1高温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是1:8②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H2OCO+H2③与某些氧化物反应CO2+H2OH2CO3生成溶液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CaO+H2OCa(OH)2生成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2、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点燃①可燃性(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最清洁的绿色能源2H2+O22H2O发出蓝色火焰高温②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3H2+WO3W+3H2OH2+CuOCu+H2O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管壁有水珠实验注意事项:①先检查装置的气

7、密性,后装药品②盛氧化铜的试管略向下倾斜③通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纯度④先通一会儿氢气,在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为了排尽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爆炸)⑤反应完成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防止试管冷却后,水从导管中倒流入试管)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一般用金属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制得的氢气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浓硫酸不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16二、典型例题:例1.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