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ID:12423975

大小:1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_第1页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_第2页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_第3页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_第4页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感悟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学习重点: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的分类;学习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知识点梳理:★4.1.1计算机系统由:和组成。★4.1.2计算机硬件由、、、、5个部分组成。★4.1.3把和放到一个芯片上构成的器件叫做“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简称(CentralProcessingUint),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4.1.4存储器分为和。主存储器也叫“”,通常用于存储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其存储的内

2、容会因为断电而丢失。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在CPU不变的情况下,越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快。4.1.5是从计算机外部将数据、命令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存的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4.1.6可以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的信息。常见的输出设备有:。4.1.7按计算机系统的规模,计算机可以分为、、、、等类型。微型机由于其价格低廉、适合单人操作,故又称为“”或机,或简称“”。二、合作探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指令流数据流程序、数据计算结果以(2+5)x3为例,解释计算机工作的原理。三、课堂过关1、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是()A、

3、输入设备B、输出设备C、中央处理器D、存储器学习感悟2、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主机和外部设备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A、键盘B、显示器C、打印机D、音箱4、下列各选项中,能称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的是()A、键盘、显示器、打印机B、显示器、打印机、音箱C、扫描仪、键盘、鼠标D、磁盘、绘图仪、显示器5、保持微型计算机能正常运行比不可少的输入设备是()A、键盘和鼠标B、显示器和打印机C、键盘和显示器D、鼠标和扫描仪6、下列设备中不属于外存储器的是()A、移动硬盘B、光盘C、软盘D、随机存储器7、

4、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主机和外部设备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

5、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6、,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

7、,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