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

ID:1242573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_第1页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_第2页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_第3页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_第4页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临床实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年第1期第0卷论著摘要作者:周晓光 王晓东单位:510010 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周晓光);广东省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王晓东)  新生儿转运医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我院自1995年7月1日在国内率先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两年共转运危重新生儿755例。本文结合我院新生儿转运系统运转情况,对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及其工作内容进行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系我院加强医疗病房(NICU)1995年7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转运的危重

2、新生儿755例,其中男性516例,女性239例。转运时(日)龄:<24小时482例,24~72小时83例,3~7天63例,>7天127例。胎龄:<37周218例,37~42周537例。出生体重:2500~4000g386例,<2500g304例,>4000g65例。原发疾病有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溶血病、硬肿症、颅底骨折、股骨骨折、先天性巨结肠及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2.方法 我院在NICU基础上,与方圆100公里(最远200公里)的2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

3、依附型”业务联系,每天派出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及救护车司机各1名组成转运小组,配备新生儿转运专用救护车及新生儿抢救设备与药物等,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在新生儿转运中我们采用的程序为:(1)转运联络:当基层医院有危重患儿转诊时,先电话联系,NICU医生询问并记录转诊医院地址及电话、患儿病情、拟诊及处理,以及要求达到的时间等,并提出临时使患儿病情稳定的措施。(2)转运前准备:根据患儿病情,参与转运医生应和上级医生讨论转运计划,检查转运器械物品是否齐全和功能完备,及时通知转运小组及救护车司机出车。(3)稳定病情

4、:转运小组达到基层医院后,详细询问患儿病史,作全面体检,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处理。(4)确定是否转运:对患儿是及时转运,抑或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运作出判断。(5)解释病情: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病情及转运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其同意后,方可转运。(6)转运中的处理:转运中应注意患儿体位及固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随时与NICU保持联系,取得必要的支持。(7)转运后的总结:转运完成后,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患儿病情变化与处理,附于病历档案中。  二、结果  1.转运前及转运中的监护与治疗

5、:在755例中,给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649例占86.0%,置新生儿转运暖箱保暖542例占71.8%,静脉输液472例占62.5%,放置鼻胃管137例占18.1%,气管插管66例占8.7%,复苏囊加压给氧48例占6.4%,CPAP32例占4.2%,心肺复苏16例占2.1%,气管内灌洗10例占1.3%。除转运前常规清理呼吸道外,在转运中吸痰108例占14.3%。对出现惊厥的25例(3.3%)患儿静注苯巴比妥钠止惊。  2.转运结果:本组病例转运单程多在5~100公里,最远200公里;往返时间一般0.5~4

6、.0小时,最长12小时。转运至本院NICU时,患儿病情稳定者710例占94.0%,恶化43例占5.7%,死亡2例占0.3%。  3.转归:本组病例中,663例(87.8%)痊愈出院,放弃治疗32例占4.2%,自动出院35例占4.6%,死亡25例占3.3%。  三、讨论  新生儿转运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流动的NICU,为使患儿在转运中得到相当于NICU的医疗护理,在转运车内必须配备保暖、吸痰、氧疗、输液、监护等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及各种急救药品。参与新生儿转运的人员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新生儿急

7、救知识与技术,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复苏囊、呼吸机及监护仪的应用。这样,才奠定了成功转运的基础。新生儿转运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稳定患儿病情。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为:(1)保暖;(2)保持气道通畅;(3)氧疗;(4)建立静脉通道;(5)放置鼻胃管;(6)紧急处理;(7)监护生命体征变化。正确掌握转运指征与时机,是保证新生儿转运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1]。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者,某些先天性畸形或外科疾患需急诊手术者,严重新生儿溶血病需光疗或换血治疗者,宜尽早转运到NICU进行监护和治疗。对于休克、

8、严重出血、惊厥及颅内高压等,宜在病情稳定后转运。本组63.8%的病例在24小时内转运,其中8小时内转运者占83.6%,为及时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新生儿转运途中,除了密切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外,做好气道管理、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十分重要[2,3]。虽然在转运前常规清理气道,但转运途中因患儿气道分泌物较多,有14.3%的病人需要吸痰。尤其在给予气管插管的病例更应注意。对给予气管插管患儿,为避免患儿烦躁导致气管插管移位或脱管,可给予苯巴比妥钠等镇静[3]。本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