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

ID:12435630

大小:9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_第1页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_第2页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_第3页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_第4页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种业新政后我国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完善喻亚平*作者简介:喻亚平(1978—),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经济及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结合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品种权制度有效运行的原因。认为品种权制度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建立起一个以品种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并做好相关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文化政策与品种权法律制度实施的有效衔接,共同推动品种权创新以

2、促进种子产业发展。关键词:品种权;公共政策;种子产业;种业新政中图分类号:DF523;F302.2文献标识码:A引言上世纪90年代,我国加入植物新品种国际保护公约(UPOV)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拉开了我国种业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品种权法律制度。但该项制度实施的十多年来,似乎并没有完全实现其预期的激励育种创新,以提高育种创新能力的政策目标参考文献:[1]孙炜琳,王瑞波.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瓶颈及原因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

3、(12):19-25。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与其他知识产权制度一样,我国品种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也处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性适用阶段,虽有内在寻求自身发展以适应种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但更多地还是为了加入WTO,被动地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承诺[2]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J].法商研究,2006(5):6-15。因此,法律层面的品种权制度虽已建立,但与此相关的品种权公共政策发展缓慢,政府主动决策,干预、促进种业发展的态度、立场和措施均无法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品种权制度的整体运行绩效。

4、近些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理论界对促进种业发展的相关公共政策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2011年4月,国务院专门针对种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聚焦农业科技,并特别强调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就促进育种创新以及种子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既有的研究虽然均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品种权公共政策,但往往只涉及品种权公共政策体系某一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育种创新是一个需要激励创造、适当保护、科学管理及有效运用诸环节均高度协调的复杂的创新过程。品种权制度政策

5、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建立起一个以品种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即通过对品种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来推动品种权创新以促进种子产业发展,将品种权法律制度与相关的公共政策相结合。基于此,本文以公共政策为视角来检视现行的品种权制度的不足,探讨品种权公共政策的功能整合与体系衔接,旨在不断完善有利于品种权创造、管理、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公共政策体系,有效地实施品种权制度,形成支持种业发展的合力,为促进种子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1品种权公共政策的驱动机制公共政策是政策科学领域里经常使用的术语,它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

6、构,在一定时期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果的比较,对社会的公私行为所作出的有选择性的约束和指引,它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条例等”[3]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7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品种权制度亦即品种权公共政策,它实质上是在政府层面上制定、实施和推进的,通过制度配置和政策安排对于新品种的创造、归属、利用和保护等进行指导与规制,目的是使得促进育种创新的上述诸环节均能有效运行。品种权公共政策的驱动机制一般包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作为微观

7、驱动机制的市场资源配置。科斯定理为这一运行机制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主要表现为品种权法律制度的产权激励,它通过明晰的产权、自由交易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即通过品种权法律制度授予品种权创造者以独占权,以强制给定的方式为品种权人提供利益保护。而品种权人也正是通过对其育种行为的收益预期,来决定育种投入的方式和强度。虽然运用科斯定理来指导品种权管理建立品种权法律制度以实现育种创新的微观驱动在总体上有其积极作用,但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首先,品种权制度是通过授予新品种培育者以独占的品种

8、权来获取预期利益,这种事后激励要求育种投资人自己承担前期投入的风险。这在缺乏有效的投资保障机制,即缺乏通过风险投资分散前期育种投入的风险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其次,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有品种权归属清晰,品种权制度的激励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这在公共育种和商业育种没能合理界分的条件下,其激励效应也难以奏效;再次,成熟的品种权交易市场是品种权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新品种这种科技财富快速兑现,激发人们育种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