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神圣的宪法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

ID:1244105

大小:7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9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_第1页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_第2页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_第3页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_第4页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5课神圣的宪法第1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金坛市西岗中学许小玲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通过本课教学是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道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与公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要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国家与宪法的关系。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了解较多,而对宪法的相关内容知之甚少,对宪法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宪法与国家生活、公

2、民生活密切相关,帮助学生具备初步的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3、教学方法分析:本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通过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比较(从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知识与技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能自觉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教学法提高学生比较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011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问:为什么要把“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本次2011年法制宣传的主题?思考并尝试着回答由此让学生感受宪法的重要性,引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引出下文快速浏

4、览教材,预习本框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本框内容的大小标题,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给出预习提示学生预习教材,争取找出三点原因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几点原因新授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用表格展示宪法和刑法、民法、环境保护法等规定的内容。(具体分析这些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初步感受宪法月国家生活、公民生活密切相关从内容上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通过比较看出宪法的不同,它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新授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展示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

5、况,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三点)思考刑法的这条规定所体现的观点分析“孙志刚”事例感悟胡锦涛的话: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通过阅读刑法的这条规定,让学生感悟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让学生感悟到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让学生感悟到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新授三: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6、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修改的程序通过比较得出: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能做点什么?通过自己总结,既回顾了教材,又升华了自己,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拓展作业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知识后,对以下几个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观点一:既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观点二:既然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所以,宪法和普通法律在法律效力上是一致的。你同意以上哪一种观点,为什么?第2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金坛市西岗中学许小玲

7、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是第一框的延伸,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属于最重要的问题,学好这一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观点的认识。2、学情分析: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同样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权利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本框旨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权利,这不仅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需要。3、教学方法分析:本框教学内容理论性相对较强,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故教学中一方面要贯彻以例说法的教学方法,

8、充分选择、运用好教材已有的案例,适当补充课外案例,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图片、漫画、法制名言等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注意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