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

ID:12445356

大小:4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7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_第1页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_第2页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_第3页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_第4页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晚清女作家弹词和振兴女权本文的选题时段“晚清”是指1840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到1910年即辛亥革命以前。所谓“女作家弹词”是指以女性作家为主体的创作形式和案头文本,而并非流行在江南一带的市井演艺形态。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弹词是以前一时段即1840年以前的女作家弹词传统为参照系的,另外女性创作新体小说在1900年左右出现,它可能与弹词小说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并渐行取代弹词小说。民初的弹词创作已经成为“旧文体”的“余响”而自行消失,所以女作家的弹词在晚清当是“最后的晚餐”。在我们开始叙说晚清弹词之前,对弹词的概念和晚清以前的弹词情况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弹词是明末清初时期

2、,江浙一带出现一种新型的小说阅读文本。开始以抄本形式流行,后来随着书坊大量刊刻出版,流行的范围也扩大到全国。这类以七言韵文与散文相间用来虚构想象故事与人物形象的书面长篇叙事作品,我们称之为“韵文体长篇小说”或合称“弹词小说”。如《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榴花梦》、《凤双飞》等都是这类弹词小说的代表作。应该说弹词是作为一种新兴或崭新的文类在明清出现并产生了绝大的影响,虽然这种属于民间原创的形式被儒家正统人士说成是“乞儿谎语”,不被传统的文学史所重视,但在晚清的小说理论中,弹词因为对中国世俗社会特别是对中国女性生活所产生的非凡影响力而特别受到研究者的瞩目。近

3、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清代以闺秀作家为主体的女性文学创作殊为发达,她们在诗、词、曲等方面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的女性创作。更值得注意的是,女作家们开始涉足小说创作领域亦以清代为肇端,是从弹词这种形式捭阖开去,她们对韵文体小说而不是对散文体小说情有独钟,个中原因固然涉及到当时的女性创作环境、创作心理等与男性作家的殊为不同以及文体独立或出新的意识,但她们确实发挥了闺阁女性自幼教养习成的才能和优势,把女诗人的气质与女史的才华结合到叙事的娓娓而谈中,往往鸿篇巨制,细腻入微,从而形成17世纪至20世纪三百年中左右半边天的阅读和写作的传统。清代女作家创作的

4、弹词在数量上应该说是比较多的,目前能看到的三四十种的长篇作品,不仅卷帙浩瀚,版本繁多,并且传播疆域广阔,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存藏,海外如日、韩等国亦有书目。在我对弹词的研究中,证实作者是女作家且姓氏可考的有陶贞怀、陈端生、梁德绳、侯芝、黄小琴、邱心如、郑澹若、藕裳、李桂玉、孙德英、陈谦淑、曹湘蒲、周颖芳、程蕙英、彭靓娟、秋瑾、姜映清等,也有一些是无名氏的作品,因无署名而湮没不彰。她们的作品或在女眷间辗转誊抄,或“灾枣殃梨付书坊”,或洛阳纸贵、“不胫而走”,或“大行于世,闺阁中靡不人手一册”。明清时代女作家群崛起,叙事上采用韵文体小说———弹词的形式,创作动辄几十万、几

5、百万字的宏篇巨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弹词是中国古代帝国晚期唯一一种以女性为主体(具备创作文本和阅读受众两个层面)的独特叙事文体,所以这类文本具备了小说史与女性文学的双重研究价值,不论对建立前现代妇女自己的文学史,还是认识女性文学有别于传统男性文学的独特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对研究清代社会文化和女性史,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清代女作家反映女性话题的主要旨趣有:以弹词小说讲述她们的身世背景、写作过程、情绪心态等私密性较强的话题;女性通过写作部分地实现自我(价值);弹词写作成为女性中寻求知音的一种媒介;女作家对女性身体和生命价值的关照;反映妻妾制度下女性群体生存的

6、困境;追求“非常态婚姻”———女扮男装的历险故事和姐妹情谊。区别于一般的妇女诗词内敛的传统,女作家弹词的叙事传统却是十分外倾的、社会化的。早期弹词文本中已经呈现出对参加公共空间、管理公共事物的强烈渴望———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封侯拜相、出国谈判、作战、平定叛乱、朝廷政治斗争等等。从明末清初,社会上即开始流行一种“女中丈夫”的风气,弹词相应塑造出女豪杰形象,即弹词中提出的“弱女能为豪杰事”,女中豪杰形象不同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足不出闺阁一般才女形象,也与当时流行的战争题材说部中的巾帼英雄形象有区别。这表现为话语的主体不同,戏曲、唱本、评书中的巾帼英雄多是没有多少知

7、识背景的普通民间妇女,精于武而不善文,如穆桂英、樊梨花等。而弹词中的女豪杰大多是名门闺秀,她们才高、貌美、情深、义重、聪明、机敏、智慧,往往文能盖世、武能安邦,轰轰烈烈作成一番事业。弹词“处处为女性张目”,凸现女杰的楷模和群像。对于这一点,女作家有明显的创作动机。“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弹词的作者、听众与读者中,妇女特多,即唱者也如此;而且其中主角常是女扮男装,取功名,建事业。这可说是妇女逐渐有冲出囚笼的幻想的反映。”[1]对于女扮男装,《榴花梦》的作者有一句很形象生动和带有中国性别文化意味的话,她说“弃脂粉于妆台,拾衣冠于廊庙”,以“脂粉”与“衣冠”指称“男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