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

ID:1244930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_第1页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_第2页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_第3页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防治提升运输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治提升事故的主要措施1、每天必须检查提升钢丝绳、绞车、连接装置、过卷装置、制动闸和自动保险装置等,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2、钢丝绳头必须缠接并用卡绳装置,绳孔不得有税利的边缘,纲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3、提升绞车安设后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下部车场设有信号和躲避硐室,上部车场设置阻车器。阻车器平时关闭,放车时方准打开。采区运输、材料上山必须设置躲避硐及防跑车装置,井巷相交地点须设置路标,安全出口须经常清理和维护。5、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

2、护装置。②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辆或区段的阻车器。③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④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⑤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接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⑥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⑦上述挡车装置必须经常关闭,放车时方准打开。兼作行驶人车的倾斜井巷,提升人员时,倾斜井巷中的挡车器和跑车防护装置必须是常开状态,并可靠地锁住。6、提升装置必须有声光兼备的信号装置。井底车场和井口之间,井口和绞车房之间除有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直通电话。7、严禁蹬钩和矿车内乘人。

3、行车时,应发出声光警示信号严禁行人。8、有提升装置的斜巷,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原则。9、提升钢丝绳应按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9、设置防跑车装置并保证其可靠运行。10、新安装的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投入运行后的设备,必须每年进行1次检查,每3年进行1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11、主要提升装置必须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升降人员的时间内,必须正司机操作,副司机监护。12、每班升降人员前,应先开1次空车,检查绞车动作情况;但连续运转时,不受此限。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13、提升绞车必须装设深度指示器、开始减速时能自动示警的警铃与不离开座

4、位即能操纵的常用闸和保险闸,保险闸必须能自动发生制动作用。常用闸和保险闸共同使用1套闸瓦制动时,操纵和控制机构必须分开。14、钢丝绳绳头固定在滚筒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必须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严禁系在滚筒轴上。(b)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c)滚筒上应经常缠留3圈绳,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还必须留有作定期检验用的补充绳。15、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每次换钢丝绳时,必须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7)主要提升装置必须备有检验合格的备用钢丝绳。(9)对使用中的钢丝绳,应根据井巷条件及锈蚀情况,至少每月涂油1次。(10)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

5、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员。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多少或绳径是否变化,必须立即更换。16、使用和保管提升钢丝绳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新绳到货后,应由检验单位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备用,防止损坏或锈蚀。(b)对每卷钢丝绳必须保存有包括出厂厂家合格证、验收证书等完整的原始资料。(c)保管超过1年的钢丝绳,在悬挂前必须再进行1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d)直径为18mm及其以下的专为提升物料用的钢丝绳(立井提升用绳除外),有厂家合格证书,外观检查无锈蚀和损伤,可以不进行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所要求的检验。山西蒲县宏源集

6、团北峪煤业有限公司井口安全工作站·宣2011年6月2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