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

ID:1245159

大小:251.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09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_第1页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_第2页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_第3页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_第4页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政府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民政局许义平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关于社区与社区规划的研究现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来源拉丁语Communis,意思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通常是指居住于一定地域内的具有共同经济利益或文化传统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关于社区研究,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Tonnies)在1887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一书中首先把“社区(Gemeinschaft)”一词引入社会学研究,他把“社区”

2、与“社会”进行相互比照,认为“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社区里的生活。社会是公众性的,是世界。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伴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异国他乡。”在他看来,社区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由此,“社区”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学科领域,并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广泛探讨,相应产生了多达140多种胡伟: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之辨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1(1)60-63。社区定义:有的从社会群体、过程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

3、;有的从地理区划去界定社区;有的则是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还有的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特别是美国人CP·罗密斯将滕尼斯的德文“Gemeinschaft”英译为Community。Community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又赋予了它地域性的含义。到了20世纪初期,法、英、美等国出现了一场更具广泛性的“睦邻运动”,其宗旨就是在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基础上,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社区生活条件的运动。1933年,吴文藻等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者在

4、翻译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由此可见,中文的“社区”一词是辗转翻译而来的,它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y,然后到中文的“社区”·475·的语词的旅行。社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区做出不同的分类。一般讲,按社区的结构、功能、人口状况、组织程度等综合因素,社区可分成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基本类型。城市社区是由城市基本建筑物、人等要素所限定下的空间关系、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与乡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有较大的开放性。在我国,“城市社区”的概念从上

5、个世纪90年代才兴起,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一个城市社区可大可小,大可以是一座城市,小可以是一个住宅区或里弄。在一个大城市里,城市社区可以形成一个层级化、网络化系统。目前,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从文献的梳理来看,构成一个社区,应包括以下5个基本要素:(1)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3)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4)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5)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就社区的定义而言,尽管有一百多种,但基本上可以这样来概括:社区是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

6、活共同体(徐永祥,2002)。而要理解社区的本质属性,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地域性,即具有一定边界的时空坐落;二是它的社会性,即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存在和形成的功能上的、组织上的、心理情感上的联系(于文波,2005)。由此可见,社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空间属性,社区是社会与空间的统一体。正因如此,社区研究及其规划必须从社会与空间,以及“社会空间”关系等方面去考虑问题。另一方面,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的微观地域社会共同体,社区规划可以通过物质空间规划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即在传统城市规划中加入社会规划。“社会规划”(socialplannin

7、g)的概念最早源于19世纪末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规划。发展至今,社会规划已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实践形式,Conyers(1982)将社会规划定义为“通过具有很强综合性的规划为人们提供服务,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并实现某种内在的权利和目标(尤其有关社会平等),同时鼓励公众直接参与规划和发展进程”。Midgley,Piachaud(1984)指出,城市规划“并非为城市规划重新指明方向,而是提出需要在规划进程中特别增设社会规划的职责,并由此带来职责的重组与分工”。基于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划特点,以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走向市场化的情况,从上世

8、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指出中国城市规划引入社会规划的重要性。如张庭伟(1997)在《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