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

ID:12451781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泸州市为例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

2、。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正确理解中央精神、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四川作为中国的酒业大省,有着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酒企业。而川南泸州作为四川最重要的酒城市之一,拥有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及其一批中小型企业。这些为泸州市发展酒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泸州市市委六届六次(扩大)会议提出泸州市“四个四”的发展战略目标,酒产业作为泸州市最大的支柱性产业,是实现泸州市“四个四”发

3、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目前,酒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朝阳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以扶持。因此,酒产业竞争异常激烈,而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发展酒产业中的循环经济,无疑是一条取得竞争优势并保持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该课题的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做大做强泸州市酒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突破点:本课题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勇于进取,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第一、本课题研究的视角新颖

4、。本课题从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这一角度来分析,结合泸州市作为中国酒城这一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避免了泛泛而谈。第二、本课题紧扣时代脉搏。酒产业一直是泸州市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振兴泸州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发展循环经济又是落实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体现。第三、本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性强。泸州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四”发展战略中,酒产业作为泸州市最大的支柱性产业,探讨循环经济在白酒产业中的应用,对于泸州市及四川众多的酒类企业来讲,该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本课题领域研究的概况(含国内外现状、参考文献

5、等):本课题国内外现状: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

6、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迫切需要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四川作为中国的酒业大省,有着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酒企业。而川南泸州作为四川最重要的酒城市之一,拥有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及其一批中小型企业。这些为泸州市发展酒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泸州市酒类企业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

7、: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2任勇,周国梅.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3解振华.中国循环经济年鉴2008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4诸大建 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20卷)科学出版社20085方杰四川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6郑健壮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97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8徐承红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马建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

8、济出版社200910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二)论文及其他[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区域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2]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 [3]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