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

ID:12454517

大小:6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_第1页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_第2页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_第3页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_第4页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BSTRACT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姓名:计慧学号:087100432学习中心:****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3ABSTRACT二〇〇九年十一月目录一、引言1二、汉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1(一)汉民族礼教文化形成汉语言含蓄表达法1(二)含蓄美在文化心理单一的古代文学中更为突出3三、汉语言的修辞形式5(一)均衡美的修辞形式与汉语言的含蓄美5(二)重意象的民族审美特征与诗词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8四、结语9主要参考文献10后记113ABSTRACT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计慧摘要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

2、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而文化结构决定于语言结构,文化的核心在语言。汉语言文字非同寻常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含蓄美,基于此,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越来越多地被其吸引,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这种学习汉语言的风潮更加风靡。所谓含蓄就是话不说明,委婉曲折,言近旨远。只有经过反复美读,把握语言的言外之意,才能深切体会文章的含蓄美,并将其中的深层意义读出来,获得美的享受。本文将从汉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和汉语言的修辞形式两个方面,阐述汉语言的含蓄美的形成原因以及汉语言含蓄美的主要修辞方式,从而论述汉语言风靡全球的原因所在。关键词:语言含蓄美;语言结构;修辞形式;汉文化

3、心理。3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适度性分析含蓄之美成就汉语言之魅一、引言汉语言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修辞格,使汉语言的含蓄美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独特魅力。二、汉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一)汉民族礼教文化形成汉语言含蓄表达法  东方人区别于西方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含蓄,而中华民族尤以含蓄著称。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推崇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中国人之所以有含蓄的文化心态,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影响有

4、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语言表达。“和”是仁学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和”成为中华民族人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和”的方法就是中庸的方法。所谓“中庸”11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适度性分析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防止专化和走极端,提倡模糊性和灵活性。“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要委婉,不要观点鲜明、言辞激烈、不留余地,不要单刀直

5、入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好恶,而要迂回曲折,由古及今,由远及近,层层推进,要设喻取譬,要隐晦,要影射,要“微言大义”“言近而旨远”,总之,就是要用温柔敦厚的语言形式,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此方面,中国的诗歌可以说表现了极高的技巧,并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当陶渊明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致时,他曾用两句被后人视作名言的诗句,表达了他的全部看法:“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通过含蓄的表现,突破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启示。谐音,是典型的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数千年来不绝于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被运用。如南朝乐府《作蚕丝》:“春

6、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以“丝”谐“思”,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著。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以“晴”谐“情”,一语双关,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话语中词语通过谐音联想,以美妙的物象传达表述者的心意,提高了言语表达的审美效果。另外,汉语言在对情恋的描写上也多采取一种含蓄的手法。例如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中国古代情诗的这种含蓄式语言特点,同样与古代中国的封建礼教文化有直接关系。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11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适度性分析男女不杂

7、坐”、“男女不共食”、“男女异群”、“男非眷属,莫通姓名”、“男女无媒不交,无巾不相见”。所有这些封建礼数的禁规,都严格禁止男女之间的自由来往,更不必说什么恋爱了。这种封建礼教文化,铸造了汉民族忌讳男女社交来往和情恋的文化心态。由此,男女情爱常常是悄悄的、隐秘的。中国的古代情诗,在这种男女大忌的民族心态的影响下,表现情爱也只能是含蓄的、藏形掩面的。(二)含蓄美在文化心理单一的古代文学中更为突出汉语言的意蕴魅力在古典诗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古典诗文语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准确、鲜明、生动,不仅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优美隽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