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无涯“趣”作舟

文海无涯“趣”作舟

ID:12455665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文海无涯“趣”作舟_第1页
文海无涯“趣”作舟_第2页
文海无涯“趣”作舟_第3页
文海无涯“趣”作舟_第4页
文海无涯“趣”作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海无涯“趣”作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海无涯“趣”作舟——略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兴趣的培养杨磊摘要:作文兴趣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难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见效周期长、受中学“三大文体”及农村地域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正逐步失去对于作文的兴趣。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我们应立足课本,发挥农村优势,扩大阅读量以及更新农村家长观念上下功夫。化劣势为优势,促进农村中学作文兴趣的培养。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兴趣;培养作文兴趣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老大难”,更重要的问题是达不到“作文是乐事”的境界。多年来,教师们为此殚心竭虑,然而收效甚微,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效率的绊脚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一、作文教学的共因:

2、1、与其他教学(阅读等)相比,作文教学的见效周期较长。中学作文教学不仅仅肩负着提高写作技巧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这两个问题,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是很困难的。语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像数理化那样经过努力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作文是花了同样的力气,却不能使学生像理科考试那样得个高分的“包袱”。因此,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并感受不到作文教学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最终学生怕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苦差使,久而久之,对作文丧失了兴趣。2、中学“三大文体”的界定,阻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被认定为初中作文的“三大文体”。说来也

3、奇怪,这“三大文体”是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特色,在西方教育中是绝对没有类似“文体”5的划分。譬如《英国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写便条、日记、私人信件、正式信函、报告、小册子、评述、散文、广告、传记、自传、诗歌、剧本等。而《美国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写劝说信、现实小说、商务信函、事件报告、应用文、自传、诗体文、用法说明等。中国的语文教师们,长期以来,为了学生能够获得一个理想的分数,一丝不苟地遵循着“三大文体”这一古训,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在保守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却把学生“八股化”了,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阻碍了学生的充分创作“心中所欲”的愿望。这样作文的兴趣便烟消云散了。二、农村中学作文

4、教学地域的原因:1、狭小的生活空间、亘古尘封的视野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中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社交能力也相对较弱。眼界的狭小,阅历的欠缺,信息的匮乏,学生的知识面相应的变小。这样学生的作文便“无米下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明能干、聪明过人的学生,如果没有了作文的“米”又如何能够熬出香甜的“粥”呢。2、阅读面狭窄,使学生的语言贫乏苍白,思想幼稚肤浅。杜甫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具备一支“下笔如有神”的笔,不读书恐怕不行。可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书读得太少了,农村中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都没有图书馆。即便是有,其中的图书也大都是20世

5、纪90年代为了应付“两基”达标验收而购进的书。这些图书内容多数显得老化,可读性不强,实际意义不大。并且图书还不多,全县10多所中学,藏书达到1万册的学校不到2所,个别学校甚至没有阅览室。最让人痛心的是我们许多家长和数理化教师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权利,他们不准学生看小说,哪怕是名著,甚至还不准学生看《读者》、《青年文摘》,唯恐这些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那学生读的是什么书呢?腻烦的课本和几本优秀作文选而已。这样的学生读书少,知识面不广,思想观点幼稚,又怎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呢?3、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写作兴趣的丢失。城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启蒙教育,或者请家教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顾自

6、己挣钱养活全家老小,对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他们是不太关注的。无形当中,学生也只知向“钱”看了,这样,父母的态度又给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以致命的一击。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少年,回到家里,无人照看,无人关心,导致写作兴趣的丢失。5由于受到作文教学共因和农村中学地域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朝以下方面努力:一、立足课本,模仿课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有样睇样,无样睇世上。”中学生的语文课文就是学生最好的“样”。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

7、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感悟,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是感情的产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经典之作,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让他们漫步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渐渐地产生一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欲望——写作。我教授了朱自清的《春》以后,就让学生学习该文的结构特点,写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