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ID:12457867

大小:5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7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_第1页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_第2页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_第3页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_第4页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WICC2014]杨艳敏: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解读医脉通 2014-11-06 发表评论(12人参与) 分享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期处理时效性极强,不能仅仅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还要关注基础疾病和诱因,关注基础传导功能。临床上我们能够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限。临床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的问题。为此,我国制定了《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2013》。在第25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杨艳敏教授对共识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一、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1.首先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1)心律失常急性期应根据血液动力

2、学状态来决定处理原则。(2)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应尽早采用电复律终止,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要尽快采用临时起搏治疗。(3)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着,可根据心电图特点、病史及体检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选择相应治疗措施。2. 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因(1)在心律失常紧急救治的同时,不可忽略基础疾病的治疗和相关病因的纠正。(2)基础疾病和心律失常可互为因果,紧急救治中孰先孰后,取决于何为主要矛盾。3.衡量获益与风险比(1)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控制,追求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挽救生命。(2)对非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需更多

3、地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过度治疗反而可导致新的风险。4.治疗与预防兼顾(1)心律失常易复发,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复发。(2)根本措施为基础疾病治疗及诱发因素的控制。(3)是否采用预防措施依据病情而定。5.对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1)询问病史:初发/复发、心脏病史、家族史、用药史、此次发病用药。(2)心电图:频率、QRS宽窄、QRS单形/多形、QT间期、P波与QRS关系。(3)终止心律失常:主要是由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4)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6.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1)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2)不主张

4、联合或序贯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一种药物无效,应考虑采用非药物方法,如食管调搏或电复律等。(3)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及促心律失常作用。(4)只有室速/室颤风暴状态或其它顽固性心律失常才考虑序贯或联合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二、房颤的处理策略目的是改善预后,缓解症状。1.心室率控制——基本措施室率控制是一项基本措施。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应以控制心室率为主。适用于:(1)规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但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房颤;(2)伴有明确基础疾病如瓣膜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高龄的患者。急性发作期心室率控制的靶目标为8

5、0-100次/分。不伴心衰、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可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低血压者可选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房颤患者,首选β阻滞剂或静脉胺碘酮,也可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或洋地黄。2014AHA/ACC/HRS房颤指南中对心衰合并房颤的I类推荐:(1)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合并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静息心率--证据级别:B;(2)无预激时,静脉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给予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

6、剂),减慢房颤急性期的心室反应,但是在有严重淤血、低血压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应慎用--证据级别:B;(3)无预激时,静脉给予地高辛或胺碘酮,迅速控制心衰患者的心率--证据级别:B;(4)对有症状的患者,在运动状态下评估心率控制并且调整药物方案,控制心室率在生理范围有益--证据级别:C;(5)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应用地高辛控制静息心率有效--证据级别:C。2.节律控制——选择性措施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症状不能耐受的房颤,一过性诱因所致。哪些患者需要节律控制?2010ESC房颤指南推荐下列患者需节律控制:(1)经过室率控制症状不能耐受,

7、EHRA≥2分;(2)房颤相关的心衰,为改善症状;(3)有症状的年轻患者,不能排除RFCA的可能,选择节律控制作为初始治疗;(4)继发于缺血、甲亢等基础疾病的房颤,这些因素已经纠正,可考虑节律控制。2014AHA/ACC/HRS房颤指南认为,房颤相关持续症状是节律控制的最强指征;心率控制困难、年轻人、心动过速心肌病和首次发作的房颤等情况需考虑节律控制,还要看患者的意愿。房颤转复时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要考虑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心功能不全——有器质性心脏病只能选择胺碘酮,其他药物主要从安全性和价格上考虑。预计伴房颤或房扑一般应立即电转复。若考虑药物治疗时,

8、可选择普罗帕酮、伊布利特、胺碘酮。由于可造成旁路传导进一步加速,故禁用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