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ID:12459456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基坑开挖支护现状以及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09土木一班谢文14092601058摘 要: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典型基坑开挖支护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及措施。土钉墙支护是通过土钉技术的加固使其成为一个复合挡土结构。尽管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其理论研究却落后于工程实践,特别是对于土钉支护软弱岩质边坡工程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土钉墙支护的特点,针对边坡支护的机理,从施工材料及机具的准备,到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土体的空间支护作用,使边坡位移和变形及时得到约束限制。关键词:基坑开挖;施工;支护;土钉

2、墙支护;边坡;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深基坑工程特点及现状       1.1基坑越挖越深       或为了使用方便,或因为地皮昂贵,或为了符合城管规定及人防需要,建筑投资者不得不向地下发展。过去建1~2层地下室,即使在大城市也不普遍,中等城市更为少见。现在在大城市、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区,地下3~4层已很寻常,5~6层也有。因此基坑深度多在10~16m间,在20m左右的也为数不少。       1.2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差       这一点在某些沿海经济开发区较为突出。       1.3基坑周围环境复杂       重要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集中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密

3、集的地方,并紧靠重要市政公路。而此处原有建筑结构陈旧,地上与地下管线密布。因此,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稳定,也要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受破坏。       1.4基坑支护方法众多       诸如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各种桩、板、墙、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此外还有锚钉墙等。       2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       通过工程事故实例的调查分析,对其原因提出如下看法:       2.1设计方案失误       (1)方案选择错误。       此类工程事故出现较多,如济南某大厦工程,位于繁华市区,地上23层,地下3层,基坑深1

4、2m,场地狭窄,东、南、北三面距建筑物较近。施工单位提出,采用大直径灌注桩,设一土层锚杆,桩顶设混凝土圈梁的桩锚支护体系,需费用约100万元。建设单位提出,部分采用φ800悬臂灌注桩,部分采用φ150钢管悬臂桩,部分放坡方案,费用40万元。结果按建设单位方案:西侧采用1∶0.3放坡。东、南、西北浇筑C30的φ800悬臂灌注桩57根,@1800,桩长18m,悬臂12m,入坑底6m。北部用φ150钢管悬臂桩7根,@1000,桩长15m,悬臂12m,入坑底3m。结果几次断桩,塌方来势凶猛,均在瞬间发生,共造成坑内土方堆积3000m3,断桩23根,桩倾斜2根,7根φ150钢管歪倒。可见,

5、基坑支护必需认真对待,绝不能为节省费用,随便定个方案。经分析,原先施工单位提出的方案还是可行的,建设单位乱定方案,不科学办事,结果是浪费了投资,拖延了工期,欲速则不达。       (2)实施方案与设计方案不符。       (3)止水帷幕力度不当。       如南京交通银行大楼,地上28层,地下室1层,基坑深6.7m。设计方案是:支护采用800悬臂灌注桩,@1000,桩长14m,在桩顶设800×500mm圈梁,桩嵌入坑底8.8m;防水及降水在排桩背后设高压旋喷混凝土,形成止水帷幕。坑东侧42m长,距房屋15m左右,采用1∶1放坡开挖。在坑内设3个深20m管井作为降水井。实施方

6、案是:基坑加深0.7m至7.4m,桩长改为13m,桩嵌入坑底5.6m。放坡面因场地限制改为1∶0.3~0.5。为抢进度,桩顶圈梁未施工即开始挖土,且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后,东南角桩间出现大量涌泥和流沙,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移位达20cm以上,桩后形成5~10cm地面裂缝,放坡地段滑移失稳,降水井失效,以至东南面的和平电影院严重开裂破坏,被迫停止拆除,北侧湖南路路面开裂,被迫采用土层锚杆加固,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可见,不按原设计方案施工,灌注桩与喷射混凝土未形成止水帷幕是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       2.2设计计算错误       (1)锚杆计算错误。       如

7、石家庄某高层建筑,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地上28层,地下4层,基坑深达20.5m,东西长120m,南北宽100m。基坑用φ600灌注桩,@1000,桩长20m,入土5m,混凝土强度为C25,配12根φ22的Ⅱ级钢筋,桩顶设帽梁,帽梁顶砌5.5m高370砖墙作护墙,墙内有构造柱及压顶圈梁。护壁桩设三道130锚杆:第一道锚杆长15.5m,@2000;第二道锚杆长20m,@1500;第三道锚杆长18m,@1000。用槽钢与护壁桩相结合。1993年9月12日,施工完西部坑底垫层,施工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