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

ID:1246118

大小:7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09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_第1页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_第2页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_第3页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_第4页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科技下乡讲稿2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同志们:上午好!今天上午受领导委托,与大家共同学习水资源状况、节水农业、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有关知识,我的报告从大的方面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状况,二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要内容,三是农业节水,四是节水型社会建设、五是节约用水常识。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一、流域水资源状况流域地表水资源主要产于祁连山区,产流面积1.11万km2。自东向西主要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八条山水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八条河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年径

2、流量14.54亿m3。小沟小河和浅山区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0.48亿m3和0.58亿m3。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5.60亿m3。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包括降水、凝结水补给量和侧向流入量。石羊河流域降水、凝结水补给量为0.43亿m3,沙漠地区侧向流入量0.49亿m3,祁连山区侧向补给量为0.07亿m3,三项合计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0.99亿m3。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6.59亿m3。22二、冰川与积雪石羊河流域有冰川141条,冰川面积64.82Km2,储量21.434亿m3,冰川多年平均融水量约57

3、97万m3,石羊河水系最大的冰川在西营河支流水管河上游,面积3.16Km2。祁连山高山积雪为河西走廊绿洲提供了大量的径流,是河西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其中石羊河流域稳定积雪区面积为4200Km2,春季融雪形成的径流量为2.020亿m3,占年径流量的12.4%。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石羊河流域上游的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12.93Km2,占冰川总面积的19.9%。西营河支流水管河上游的4号冰川,1956年以来已退缩了近600米。随着气候变暖,石羊河流域上游的雪线也在不断退缩之中。雪线上升的速度为年均2

4、.0-6.5米,局部地区高达12.5-22.5米。祁连山2000余年前约有天然森林600万公顷,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祁连山林地面积减少了21.69万公顷,森林面积减少了16.5%,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2.4%下降到14.4%。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3万亩林草地被垦为农田,目前水源涵养林仅剩3.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减少,使祁连山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雪线不断上升。三、武威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武威市分属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4.934亿m3,其中黄河流域3.661亿m3

5、,石羊河流域11.27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2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0.986亿m3。22全市已建成蓄水、引水、提水、机井、跨流域调水及其它工程共六类供水工程体系,建成水库19座,总库容2.4亿m3,其中:中型水库有红崖山、黄羊、西营、南营库和大靖水库,库容2.11亿m3。建成干支渠道2328km,建成机井16285眼,保灌面积226.13万亩。推广常规节水面积210万亩,高效节水面积18万亩。全市社会经济总用水量约24亿m3,其中:凉州区13.15亿m3,民勤县7.57亿m3,古浪县3.3

6、亿m3,天祝县0.93亿m3。可供水量18.45亿m3,供用水缺口6.5亿m3。超采地下水5.5亿m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23.12亿m3,占92.67%,工业用水1.03亿m3,占4.13%,城乡生活用水亿0.48m3,占1.92%,林草灌溉用水0.32亿m3,占1.28%。四、流域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状况由于水资源总量不足和过度的承载与开发,生态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的采补失衡,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部分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人口迁徙外流;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

7、下游地区植被退化,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到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其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中部是石羊河冲积湖积而成的狭长、平坦的绿洲带,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20世纪初期,其尾闾青土湖水域面积大约120km2,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灌溉农业的发展,青土湖水域面积逐渐萎缩。40年代末,水域面积尚有约2270km2,50年代中后期,水域面积快速缩小,1959年青土湖完全干涸。70年代,国家出版的五万分之一地图上已无青土湖一名。昔日“碧波荡漾,芦苇丛

8、生,野鸭成群,游鱼无数”的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已成了沙漠大举入侵绿洲的通途。在盆地北部,部分群众无法生存,只好撂荒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罗布泊”现象已经显现。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沙漠化速度呈加快之势,其北部沙漠推进了50~70m,侵吞耕地约6000余亩;西部沙漠东移30~60m,使近7000亩耕地失去耕种能力;另外还有8.0万余亩耕地产生了不同程度地沙化。全县荒漠化面积已达94.51%,年均风沙日数高达139天,8级以上大风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