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ID:1247357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9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1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我们认识到: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制度不断完善,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等基本特征。令我感触颇深的是,在正式讲课之前,让学生厘清线索,查找资料,有些班级同学就已经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相互辩驳,思维在碰撞,致使原本的教学计划也打乱,现在反思,能让学生去思考,去主动的发言,这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上新课时,首先回顾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中央集权有两个主要内容,以皇帝为首的中央和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接下来点明,本课讲述的是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以中央集权的发展

2、为主线,主要讲的是三个问题:    1.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2.皇权的加强与相权的削弱;    3.历代如何选拔人才,加强统治。    第一问题,    1.从汉代的郡国并行到汉武帝“推恩令”解决地方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这里我提请学生思考,汉初为什么会恢复古制分封?引导学生加强对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秦朝灭亡不在郡县而在暴政。    2.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举措失当,地方权利过大,酿成“安史之乱”,平定叛乱后,藩镇割据,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最后907年唐朝灭于节度使朱温,从此中国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    3.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开启了北宋,

3、在讲北宋时,我先回顾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朝代更迭,军人当政,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思考,然后从兵,政、财三个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讲兵的时候插讲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结合行政上文人当官,谈到北宋的文人气质,文化的繁荣。上课前有同学问到一个问题,既然北宋禁军数目增长迅速,为什么北宋的战斗力那么弱?这个问题我没有见过权威的论文,当时随口解释有三点:文化立国;强干弱枝;指挥不畅。其权威说法如何?有待进一步的学习。课堂上,这里按照我的思路给学生讲解,让他们理解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三冗”问题也随之尔来。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直接管理的

4、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尉司,,这里的行省,我刚刚开始无法理解,行省与郡县的区别,在第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按照课本的叙述搪塞过去,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心中没有完全的明白,但稍微有点明白,行省是现在省制的开端,各个行省完全仿照中央中书省的机构设置,具体各个部门保持上下级联系。与以往的郡县制下的垂直管理有所不同。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最后总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时常出现,但从汉到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日益加强。    第二个问题:从汉到元,中央机构的演进,一方面寻找行政效率的高速,一方面加强皇权的威严。

5、在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过程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日渐加强。    第三个问题:汉朝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选官权由地方到中央,选官伸缩性日渐缩小,选官的公正性逐渐加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围绕一个中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结合当今高考与公务员考试,探讨考试制度在选拔人才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反思:    1、精彩:利用课件,较为准确的指明了各朝代政治制度的联系,使学生能了解各种政治制度之间的关联,还有,就是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与教师的协调配合,共同思考提高,是

6、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这个过程中,教师知识积累,临时应变的点评,思考力,是决定或制约学生思维,思考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遗憾:首先是时间问题,本课所花时间为一课时另10分钟,也就是未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本课教学设计。授课时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自己认为老师讲的还是太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内容不够。虽然自己认为尚处于摸索实验阶段,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尽快改观。    3、疑惑:教学中究竟如何处理内容与课时的关系,也需逐步摸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