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

ID:12477524

大小:12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_第1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_第2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_第3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_第4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施工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扩建施工工法中铁电气化工程局一、前言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改扩建工程是一个新的施工领域。自1961年宝鸡至凤州段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开通到现在,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建设已有40多年历史,投入运营的电气化铁路里程已超过13000km。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大修改造任务将日趋繁重,长大干线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提速扩能任务也将越来越艰巨。由于我国铁路行车组织采用昼夜不间断运输方式,因此,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改扩建施工只能利用停电天窗进行。每次施工完毕,接触网应保证正常运营。受停电

2、天窗时间短、交叉干扰因素多、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外部条件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既有接触网的改扩建施工与新建接触网施工相比,在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等方面都更为复杂。近10年来,中铁电气化工程局在京秦线电气化改造和宝成线增建二线的复线改造、天兰线既有接触网大修施工和香港九广线接触网换线工程等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中,不断探索、提高、完善,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实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改扩建施工方法,形成了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扩建施工工艺。工艺汇集了现阶段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扩建系统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

3、,开发出本工法。1999年,“既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工程接触网拨接施工”获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2000年,“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管理”已申报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目前,该工法已在株六线增建第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和武广线郴韶段既有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中全面采用。二、工法特点1.选择过渡方案,将过渡工程与正式工程相结合,减少重复安装、调整。采用数据化施工方法,改造中尽量保留既有工程,避免大拆大建,以降低工程成本。2.全面应用新建接触网施工中开发的四个一次到位软件、接触网液压张力放线架、接触网吊

4、弦制作综合装置等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3.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和程序化施工组织,制订了《停电施工作业程序》,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4.对施工机具、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利用停电天窗时间,既保证正常运营,又保证顺利施工。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大修、改建、扩建、提速施工。四、工艺原理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将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改扩建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单项施工项目,再将单项施工项目分解为若干操作程序,“化整为零”;利用统筹法原理,将各单项施工项目与各操作程序按人、机、料、法、环等要

5、素进行科学、严密组合,“统筹兼顾”,实现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效益的优化。(一)支柱装配改造1.合理选择支柱装配过渡设计形式,综合解决施工中各种情况下既有接触网和新增接触网的悬挂定位问题;2.利用支柱装配计算数学模型及三角形边的变化关系,进行支柱装配的调整量计算,使调整计算精度高,实现支柱装配调整一次到位。(二)软横跨改造1.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换程序和技术措施,缩短了作业时间。2.软横跨局部更换或单侧延长改造施工,通过对既有软横跨和新增软横跨的计算、比较,确定局部更换尺寸和利用既有部分需调整的尺寸,以减少更换工作量

6、,合理利旧。3.采用“软横跨计算软件”实现软横跨改造一次到位。(三)接触悬挂下锚改造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控制接触悬张力使之恒定,保证下锚改造完成后接触悬挂技术状态不变。(四)接触悬挂更换1.采用临时硬锚、邻锚补偿或并联过渡承载技术,使新增接触悬挂提前达到额定张力。2.运用过渡技术,实现新增接触悬挂与既有接触悬挂逐跨倒换、逐跨投人运营。3.采用“四个一次到位软件”,保证悬挂调整一次到位。(五)接触悬挂“拨接”1.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实施全过程控制,全面实现最终目标。2.科学分解、合理分步,统筹兼顾,化整为零。3.科学的

7、过渡设计施工技术。为了减少拨接当日的工程量,在拨接前进行过渡设计,使支柱装配、接触悬挂等工作量最大限度提前完成。五、施工工艺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悬挂、下锚方式和外部环境,各改扩建形式有所不同,一个施工工艺要综合这些方式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总结以往经验,将改扩建工程分为4大项目,开发了13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且基本覆盖接触网改扩建工程的技法,见图1。根据不同接触网改扩建工程和线路封闭时间,从中选取不同改造、更换方式,组合成适用的、综合性的施工工法。(一)支柱装配改造1.工艺流程(见图2)

8、2.操作要点(1)在进行悬挂位置测量时,测距器在承力索、接触线上的悬吊点与其底部同钢轨内沿接触的两点应在同一铅垂面内。(2)根据线路部门交桩资料现场测量确定支柱处新线轨面标高及线路中心位置。(3)支柱装配过渡型式设计、计算,应优先按新线设计状态考虑,做到以正式工程为主,兼顾临时过渡功能。(4)根据过渡设计型式校核支柱容量,所有腕臂应按设计型号选用。(5)对需拆除的锈蚀螺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