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

ID:12481750

大小:197.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7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_第4页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木工程概论认识实习报告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简介中定义为: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遂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国际上,运河、水库、大坝、水渠等水利工程也包括于土木工程之中。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工程道路工程乃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应用科学和技术。也指所建筑的道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道路

2、通常是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和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以后要求有更好的道路,取土填坑,架木过溪,以利通行。当人类由原始农业到驯养牲畜后,逐渐利用牛、马、骆驼等乘骑或驮运,因而出现驮运道。车轮的发明使陆地运输从此进入马车交通时代。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为了军事和商旅的需要,道路工程都有辉煌的成就。古波斯大道、欧洲琥珀大道、中国秦代栈道和驰道,

3、已有数千年历史。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巨大影响,中国古代发明也从此传播世界。中国历来重视道路的规划、修建和养护。古代道路工程有卓越创造,秦筑驰道,汉唐通西域,各国商旅兴盛。18世纪中叶,现代道路工程开始在欧洲兴起。1747年第一所桥路学校在巴黎建立。法国P.-M.-J.特雷萨盖、英国T.特尔福德和J.L.马克当等工程师提出新的路面结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现代道路工程的基础。1883~1885年德国G.W.戴姆勒、C.F.本茨发明了汽车,开创了以汽车交通为主的现代道路工程的新时代。1931~1942年德国建成高速公路网,为汽车交通提供了安全、迅速、经济、

4、舒适的行车条件。道路工程包括以下内容:道路网规划、路线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附属设施和养护工程等。道路网规划是根据交通量大小,按道路功能分类,分别主次,合理规划,组成系统,保证交通运输。道路网分城市道路网和公路网。路线勘测设计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分级管理和技术标准选定技术经济最优化的路线,对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进行综合设计,力争平面短捷舒顺,纵坡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以求保证设计车速。道路工程中每一分项工程的大小、繁简,取决于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以及道路服务范围和在国家道路网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应精心设计路基、路

5、面、桥涵、隧道、排水等工程,依据技术规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养护、运营和交通管理等费用。~20~铁道工程  世界铁路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一条完全用于客货运输而且有特定时间行驶列车的铁路,是1830年通车的英国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这条铁路全长为35英里。此后,铁路主要是依靠牵引动力的发展而发展。牵引机车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发展成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运行速度也随着牵引动力的发展而加快。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高速铁路,速度从120km/h提高到450km/h左右,以后又打破了传统的轮轨相互接触的粘着铁路,发展了轮轨相互脱离的磁悬浮铁路。而后者的试验运

6、行速度,已经达到500km/h以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已经把建设磁悬浮铁路列入计划。  我国的铁路事业,从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淞沪铁路开始,已发展到延伸祖国东南西北的全国铁路网。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龙阳路地铁站的磁悬浮铁路也将兴建,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已逐步迈上国际先进水平。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已是各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北京出现了我国第一条地下铁路以后,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地已将发展地铁作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措施之一。上海于2000年12月还顺利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轻轨铁路-明珠线,它将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铁

7、路工程涉及到选线设计和路基工程两大部分。下面就以上两部分内容作一简单介绍。铁路选线设计是整个铁路工程设计中一项关系全局的总体性工作。选线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即方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在城市里,则根据地区的商业或工业发展等情况,来规划线路的走向。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来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  3.研究布置线路上的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和大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