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

ID:12484275

大小:188.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_第1页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_第2页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_第3页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_第4页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纬地超高过渡段设置及解析(2013-06-1711:31:51)转载▼标签:纬地超高分类:纬地秘籍众所周知,超高设计是公路线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超高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舒适、路面排水的快捷通畅,而且还影响到路容的美观。纬地软件作为国内公路设计软件行业的领航者,经过多年对专业与技术不懈的钻研,综合国人设计与操作的习惯,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易用、快捷、灵活、集成化与标准规范衔接紧密早已成为广大用户生产设计过程中的共识。纬地在超高加宽计算方面的处理,即是“精于心,简于形”的完美体现。公路路线设计

2、规范和有关教材对公路一般情况下的超高设计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和介绍,本文将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路线规范及纬地软件数据文件,对纬地软件超高过渡的设置及计算进行阐明。希望借此能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纬地的技术思想,知其所以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客户生产设计。关于超高,我们都知道,根据其超高旋转轴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种方式,结合笔者日常的技术支持工作,以咨询频率最高的“绕曲线内侧行车道边缘旋转”(也称内边轴旋转)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项目信息:某拟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其中平曲线半径R=150m,缓和曲线Ls1=Ls

3、2=70m,切线T1=T2=252.374m,前直线长L=278.0409m,交点转交α=110°18′3″(右偏),该曲线的主点桩号为:ZH=K0+278.041,HY=K0+348.041,QZ=K0+457.433,YH=K0+566.825,HZ=K0+636.825,断面组成为:无中分带,两侧行车道宽度各B1=3.5m,横坡值i1=2%;两侧硬路肩宽度各B2=0.75m,横坡值i2=2%;两侧土路肩宽度各B3=0.75m,横坡值i3=3%。设计信息:超高旋转方式:绕曲线内侧行车道边缘旋转;超高渐变方式:线性

4、;超高渐变率:1/125(取自规范表7.5.4);最大超高选择6%。超高过渡段分析及计算:1)超高过渡段简单分析根据项目信息及设计信息,该项目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圆曲线半径R=150m,最大超高为6%,因此,该曲线段,超过过渡段主要应包含以下几个渐变过程(与之对应的超高过渡段示意图如图1):1.通过1m(L0)的长度,外侧土路肩由3%渐变至2%(该长度不计入超高过渡段长度内);2.外侧行车道绕行车道中心旋转至与内侧行车道同坡,该过渡段长度暂命名L1;3.内外侧车行车道同时绕超高旋转轴(即曲线内侧行车道边

5、缘)旋转至5%横坡,该过渡段长度暂命名L2;4.由于规范规定,硬路肩横坡不大于5%,因此,硬路肩保持5%横坡,行车道继续绕超高旋转轴旋转至最大超高6%(至缓圆或圆缓位置),该过渡段长度暂命名L3;5.圆曲线部分为6%全超高。图12)超高计算1.超高过渡段长度的计算及取值线性渐变方式采用路线规范推荐的计算公式,即Lc=B*△i/P式中:Lc—超高过渡段长度(m);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

6、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2.过渡段长度计算有项目信息及设计信息,B=7m,△i=6%-0%=6%,超高旋转轴为内侧行车道边缘,查规范可得,P=1/125;Lc=B*△i/P=7*0.06/(1/125)=52.5m结合规范要求,超过过渡段取5m整数倍,故Lc最小=55m,也即,超高过渡段长度最小长度应为55m。同时,根据规范7.5.6,一般情况,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当缓和曲线较长的时候,可采取相应措施。本算列中,缓和曲线长度Ls=70m,与最小值55m相近,故纬地系统将默认采用全缓和段超高,即Lc=L

7、s=70m。注:该计算部分,做以下几个说明及解释:A、关于△i,当超高选转轴为内侧行车道边缘的时候,外侧行车道边缘相对于超高旋转轴而言,其相对横坡应该是0%,故△i取值应为6%。认为应该取8%的朋友,可以仔细推敲下△i的含义,△i顾名思义为外侧行车道边缘与超高选转轴间的相对高差(也可以结合P的含义以及下面过渡段长度计算综合推敲及理解下),示意图如下图2。图2B、关于B值,目前关于B值的取值是否考虑硬路肩宽度,各地方、单位甚至同单位各科室都有自己的理解,目前系统内置取值方式,为最主流的方式即B值为超高旋转轴至外侧行车道

8、边缘的距离即不考虑硬路肩宽度。C、关于规范7.5.6条,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当回旋线较长时,其超高的过渡可采相应的处理方式。其中,“回旋线较长”在程序中的量化判断,就二级公路而言,系统判断标准为:Ls/Lc最小>1.65,系统则认为“较长”,此时渐变段长度默认取Lc最小,渐变方式默认取靠近曲线终点,否则,按一般情况处理,即全缓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