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ID:12492959

大小:1.78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8-07-17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2#盾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工程概况11.1工程位置11.2工程简述11.3主体结构设计情况21.4工程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32编制依据73施工准备73.1技术准备73.2现场准备83.3劳动力配置计划113.4物资配置计划123.5进度安排134工艺流程134.1主体分层134.2施工顺序144.3施工工艺流程155施工方法185.1钢筋制作安装施工185.2模板施工265.3脚手架搭设、拆除305.4混凝土施工355.5排水隧洞洞口处施工475.6边墙渗水处理486质量控制措施486.1质量组织保障486.2质量技术控制措施496.3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措施506

2、.4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16.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536.6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技术措施546.7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546.8混凝土缺陷修整557安全控制措施557.1安全组织保障557.2安全管理措施567.3现场安全技术措施597.4应急预案637.5应急物资748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749经验反馈789.1模板设计789.2模板施工概述7910附件8010.1侧墙模板计算书8010.2梁模板计算书8510.3脚手架稳定性验算9010.4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所需搅拌运输车数量计算9410.5盾构井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942#盾

3、构井主体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陆丰核电厂1、2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以南约8公里的田尾山。厂址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辖陆丰市,陆丰市区位于厂址西北方位约26公里,汕尾市区位于厂址西方位约45公里处,汕尾市海丰县位于厂址西北西方位约55公里,揭阳市惠来县城位于厂址北东~东北东方位约58公里处。1.2工程简述2#盾构井位于2#循环水廊道ZCK0+000.000与2#排水隧洞SSK3+512.360之间,与2#虹吸井合建,前期用于盾构机的始发。2#盾构井段基坑长度27.40m,宽度14.9m,深度

4、12.60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内支撑的型式,其中沿基坑三侧共布置钻孔灌注桩40根,桩径1.0m,桩间距1.2m;自上而下共设置6道锚索支护;基坑边墙设置5排Φ20@2.0m×2.0m,L=3.5m的砂浆锚杆。2#虹吸井兼盾构井平面图第一道支撑平面图2#盾构井剖面图1.3主体结构设计情况2#盾构井主体结构为地下一层矩形混凝土箱型结构,设置一道环梁、支撑梁。HKL1的截面尺寸为2700mm×1500mm、ZCL1的截面尺寸为1000mm×1500mm。侧墙厚度1400mm,混凝土采用C50P10防水混凝土,侧墙与布置有锚索区域的围

5、护结构之间的有600mm间隙,侧墙与无围护结构区域的间隙为200mm,拟将该间隙与主体结构同期浇筑。2#盾构井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胶合木模板,环梁、支撑梁采用满堂脚手架,侧墙搭设两排施工脚手架配合内置拉筋支撑。侧墙模板采用18mm厚的胶合板,内楞100mm×100mm木方,竖向布置间距300mm,外楞采用2根Φ48×3.6mm钢管水平向布置,间距600mm。脚手架选用Φ48×3.6mm钢管,环梁、支撑梁底搭设三排立杆,立杆间距为横向0.4m,纵向0.6水平杆步距为0.6m,搭设高度约9.50m。环梁、支撑梁脚手架外侧再搭设两排脚手架配合支撑侧墙、

6、环梁、支撑梁侧模板,立杆间距1.20m,水平杆步距为1.2m,搭设高度约11.00m,脚手架外侧增加一排斜撑,间距为3.6m。脚手架搭设详见附图所示。1.4工程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1.4.1地形地貌陆丰核电厂址区位于陆丰市碣石镇以南沿海的半岛上,以丘陵剥蚀地貌为主,其次为平原地貌和海岸地貌。地形总体呈沿海岸及西侧高,东侧西湖村—鲍鱼场一带低。厂址区丘陵地貌呈北西向长带状展布,最高峰为测区西部的田尾山,海拔高程134.1m。区内大部分基岩裸露,坡残积层较厚,石蛋地貌发育。山坡坡度一般为10~30°,局部>35°。平原地貌以海积平原为主,系滨浅海环境

7、下形成的沉积层被抬升而成,其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厂址区海积地形主要有泻湖、老砂堤和砂地等类型。泻湖分布于西湖东,呈近东西向凹状,表面较平坦,大部分以开垦为农田耕作区。老砂堤见于西湖和鲍鱼场西一带,位于滨海砂堤内侧,呈垅状,宽数十米至几百米,长约6km,海拔高程15~37m。砂地分布于区内东南部鲍鱼场一带,宽度由数十米至百多米,起伏不平。海岸地貌主要分布于厂址区南部沿海一带,包括岩岸和沙滩等地貌。岩岸分布于厂址区西部及东南部的临海一带,长230m,由基岩和块石组成,岸线稳定,海蚀地貌发育。海岸沙滩主要分布于田尾山中部及东部海岸潮间带,一般

8、宽40~200m不等。牛山湖和田尾角一带发育有小港湾。沿海分布有礁石。1.4.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该区区域地质资料《碣石湾地质图》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地质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