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

ID:1249344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09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_第1页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_第2页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_第3页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_第4页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申报审议书参评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果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

2、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印制2006年4月14填写说明一、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奖: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包括北京市与中央各部委双管单位)、学术团体、政策研究机构、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成果;2.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系统在京单位研究北京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3.以北京市属单位为主,有北京市以外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不在参评之列。二、获奖成果须具备以下条件: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2.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新观点、新论证、新方法;或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较高应用价值。三、参评成果范围:1.2004年1月至2005年底期间发表的除教材类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评选条例》有关规定的,均可参加评奖。教材类成果需出版使用四年后方可参评(2002-2003年成果可参评,2004-2005年成果下届参评)。考虑到有些成果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2002年至2003年的成果,经实践证明确有重大社会影响,因各种原因未参加或未获奖的,符合《评选条例》有关规定的,也可补充申报。2.参评成果须是合法出版物,对确有较高应

4、用价值,但不宜公开发表的成果,须由作者单位推荐,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方可申报参评。3.个人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辑集而成的论文集视同于学术专著;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多卷本著作须出齐后一次申报,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著作出版日期为准。四、参评成果的主要形式包括: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且每项申报成果需有2名专家出具“推荐书”。五、多人合作的研究成果,由第一作者向本单位申报;如第一作者不申报的,应以书面形式授权委托第二作者一人申报。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六、申报成果均需提交3份原件,论文和调研报告可提交1份原件和

5、2份复印件。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篇幅不大的须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内容提要。申报成果的社会效果和学术价值的评价,要出具证明材料。报刊评论应提交原件1份和复印件2份。七、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准确填写一级和二级学科,如哲学·中国哲学。“成果形式”项须明确填写: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八、审议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情况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直至

6、取消下届参评资格。九、本届评奖作者的申报截止日期为2006年5月20日。十、本审议书一式4份,用A4纸打印。14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参评成果名称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年月政治面貌民族学历学位专业职称行政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主要合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工作情况备注14参评成果形式成果字数   千字报送套(本)数出版或发表时间出版或发表单位参评成果引用和转载情况(要出具证明材料,报刊评论须提供原件和复印件)研究报告类参评成果的采用及效益情况(应附相关证明)参评成果获奖情况(附获奖证书复印件)14成果

7、内容提要提示:1.成果的主要观点、学术贡献及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等。2.专著类字数在3000字左右,论文、调研报告类字数在1000字左右。1414成果评介提示:1.为便于对获奖成果实行计算机管理和评介、宣传,请作者如实填写,字数严格控制在300字以内。2.该成果的主要内容;与同类社科成果的主要不同点;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1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 家 推 荐 书专 家 姓 名工作单位职     称研究专长推荐项目名称推荐意见14                        签  字                        年

8、  月  日1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 家 推 荐 书专 家 姓 名工作单位职     称研究专长推荐项目名称推荐意见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