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

ID:12497735

大小:19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_第1页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_第2页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_第3页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_第4页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初一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高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七年级语文2007年11月题号一二三总分1—56—1011—1516—1819—2223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3分)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安xiáng()驰chěng()迸()溅 湍()急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在下面表格中并改正。(4分)潜移默化势不可当相题并论危言耸听火烧火潦走投无路最魁祸首咬文嚼字陈词烂调邪魔鬼祟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者或者篇名。(10分)①,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②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2、_》王建)③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④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⑤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⑥心有三爱:________、_______、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卧室联)⑦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天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4.下面两则材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3分)①据某报调查,15—45岁这个年龄

3、阶段,有近60%的人不知道2007年5月13日是什么节日。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9页共8页时,在访问中,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也不是特别在乎,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这天是外国节日,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②据调查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答: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建议:5.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

4、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为此专门举办“读书周活动”。(2分)①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课内外不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幼时记趣》,完成6—10题。(13分)余忆童稚时

5、,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下面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4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B.

6、项为之强昂首观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何不试之以足D.置之其坐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9页共8页7.翻译句子。(3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物外之趣”?(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

7、写有何表达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幼年的作者为什么能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并能“怡然自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