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

ID:12498917

大小:11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节心悸1、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往往兼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2、《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以炙甘草汤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3、诊断依据(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

2、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4、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怔忡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诱发。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来虽速而病情较轻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实证居多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如常人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5、证治分类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

3、,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相火妄动)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

4、,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阳虚水泛)瘀阻心脉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第二节胸痹1、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2、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

5、,厥心痛之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3、论述病因病机本病证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湿、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在本病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1)病因.寒邪内侵①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气,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②素体阳衰,胸阳不足

6、,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饮食失调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情志失节①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②郁怒伤肝,肝失疏泻,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③气滞或痰阻,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劳倦内伤①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②劳倦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胸痹。.年迈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7、,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1)病机.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4、胸痹和悬饮的鉴别胸痹悬饮当胸闷痛胸胁胀痛可向左肩内侧等部位放射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胁间饱满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无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严重者可持续不缓解。持续不解常伴心悸、气短等心系证候有咳嗽、咯痰等肺系征候5、治疗原则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的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