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ID:12505715

大小:9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7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_第1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_第2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_第3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_第4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和答案卷两部分,试卷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Ⅰ (36分,每小题3分)一、(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砌墙(qì)舟楫(jí)袅袅(niǎo)扁舟(piān)切中肯綮(qĭng)B.怵然(chù)垓下(hài)麾下(huī)创伤(chuāng)霓虹灯(ní)C.妃嫔(pín

2、g)锱铢(zī)参差(cēn)呕哑(yā)妍媸毕露(yán)D.削弱(xuē)锦囊(náng)衣襟(jīn)奔丧(sāng)所向披靡(m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上阙泥淖悸动死不冥目B.嗟叹馔玉箜篌掎角之势C.燧道迤逦椽子金块珠粒D.殆尽入敛连缀功亏一溃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班主任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细节上几乎做到完美,真是锱铢必较。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C.从前他们既要办

3、厂,又要做公债,也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D.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把为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影响。B.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文明。C.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D.4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上访

4、妈妈”唐慧起诉湖南永州市劳教委案正式开庭,又一次引发了舆论对劳教制度,尤其是对因缠访闹访行为被劳教的拷问。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定的一项是()A.“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B.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C.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

5、手,摸清自身。”D.3月30日,2013杭州骑行日——第六届杭州骑游大会暨“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美丽乡村骑游活动在桐庐县梅蓉村启程。6.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小说总集《人间喜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高老头》)B.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深信不疑,决心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堂吉诃德》)C.曹操弃阳平关而退兵斜谷,进退两难,遂发布“鸡肋”口令,主簿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借机对夏侯惇说“鸡肋”“食之

6、无味,弃之可惜”,魏王有退兵之意。曹操想起“一盒酥”、“门内话”、“梦中杀人”等多次触犯忌讳的事情,又考虑到杨修与曹丕的关系,遂以惑乱军心为由将其杀害。(《三国演义》)D.克洛德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自己去叫官兵。没想到这个修女竟是爱斯梅拉达失散的母亲。隐修女竭尽全力希望能救女儿,最后却是头部触石而死。(《巴黎圣母院》)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

7、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

8、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