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

ID:12506350

大小:12.8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7-17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_第1页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_第2页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_第3页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_第4页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研究目录前言1一、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背景2(一)江津区发展基础与条件21、自然概况及评价22、经济发展基础及评价33、社会发展概况及评价5(二)江津区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71、要素全球流动和配置,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72、全国经济企稳回升,培育“内需”成为国家长期的战略选择73、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目标明确,意义深远84、重庆市的产业引力加大,要素集散功能提升85、全面推行“四规叠合”,任重道远8(三)机遇91、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江津区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92、江津工业园接续产业发

2、展良好93、“扩大内需”政策加速江津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104、多重叠加的扶持政策产生“政策洼地”效应105、融入主城方向明确、步伐加快10(四)挑战1011、全球化竞争冲击传统产业102、“西部隆起”过程中要素流向存在滞后性1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114、区位优势淡化,区县之间竞争更加激烈115、“融城”初期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12二、理论与经验借鉴13(一)国内外相关指导理论131、英国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32、法国T.加尼埃的“工业城市”133、多核心理论134、人地协调理论1

3、45、增长极理论146、区域协调发展理论14(二)国内外实践151、国外实践152、国内实践16(三)理论和经验借鉴17三、江津区生产力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22(一)生产力布局现状221、农业布局现状222、工业布局现状223、商贸物流布局现状2314、旅游产业布局现状23(二)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241、农业布局存在的问题242、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263、商贸业布局存在的问题274、旅游业布局存在的问题295、三次产业综合布局存在的问题31四、江津区“四规”现状及协调性问题分析33(一)“四规”及实施现状331

4、、产业规划及实施现状332、城乡总体规划及实施现状3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实施现状334、生态环境规划及实施现状34(二)“四规”间的协调性问题351、“四规”之间的两两矛盾352、“四规”之间的多重矛盾36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37(一)研究方法371、GIS技术简介372、GIS在相关规划中的应用37(二)技术路线图38六、功能分区与定位391(一)江津区定位39(二)功能分区391、分区的依据与原则392、功能分区内容41七、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与优化46(一)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461、农业发展的定位和目

5、标定位要与前后相结合462、农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463、重点发展六大特色产业48(二)工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501、工业发展定位与目标502、工业布局调整和优化的重点503、重点发展六大产业集群52(三)商贸流通(物流)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551、商贸流通业定位与目标552、商贸流通(物流)业的调整和优化55(四)旅游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561、旅游业发展的定位、目标562、旅游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57八、政策建议61(一)研究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四规叠合”实施方案编制61(二)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融城步伐611(三

6、)完善用人制度,配备多元化领导班子62(四)适宜功能区划,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机制62(五)加大整体招商力度,培育优势特色产业63(六)推进产业联动,提高全区产业整体水平64(七)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指标,集约利用土地64(八)建立补偿与互助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64附图:651前言《江津区功能分区及生产力布局——基于“四规叠合”视角的研究》是江津区“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超前谋划“十二五”规划的“破题之作”。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津区探索

7、以“四规叠合”为着眼点进行生产力布局,将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整合协调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的有力工具,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在有效解决四个规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将为江津区“十二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江津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1一、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一)江津区发展基础与条件1、自然概况及评价江津区地跨长江南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森林、矿产和水热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质量较高,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物

8、质基础和环境条件。(1)土地资源丰富,耕地利用效率较高全区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面积为27.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6.0%,其中耕地面积11.18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34.7%。江津区人均国土面积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土地可利用率较高,农业用地相对较为丰富,可建设用地范围大,较好地支撑了江津的经济社会发展。(2)水资源总量、均量有相对优势,质量有所下降江津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7.7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