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

ID:12506894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_第1页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_第2页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_第3页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_第4页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1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已不再如以往那样惜地如金,有的甚至还弃耕抛荒,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村耕地抛荒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问题。耕地抛荒现象到底有多严重,据资料显示,2000年湖南省季节性抛荒面积逾13.33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从近年株洲市株洲县的调查情况来看,该县常年性抛荒耕地逾28hm2,占耕地总面积不到1%,基本上都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洼田、缺水田和冷浸田,但季节性抛荒问题比较

2、突出,该县双季稻改种一季稻逾800hm2,占水田面积的2.9%。江西省抛荒面积为4.33万hm2,占该省现有耕地面积的2%左右。2001年安徽省抛荒面积约为9万hm2,占总承包面积的1.2%,皖北寿县抛荒面积1.09万hm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江淮地区少数地方高达5%~10%。根据对各县市的调查,永新县耕地季节性抛荒面积达133.33hm2之多,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贫困的山区耕地抛荒多于较富的乡镇中心地;二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乡镇耕地抛荒多于以经济作物生产为主的乡镇。  2农村耕地抛荒现象成因分析  耕地抛荒现象全国各地普遍

3、存在,而且极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如不少学者所主张的一样,已经恶化到了“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地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经济原因  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单位面积投入高、产出低是造成耕地抛荒的直接原因[1]。根据最近对农资供应的调查情况来看,农资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如永新县城关农资经营部尿素上涨10元/t,钾肥上涨80元/t,碳铵上涨75元/t。大多数生产厂家表示,由于煤、电及工人工资等均呈上涨态势,在今后一段时期里,农资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目前由于农业新技术普及不够,真正靠技术种田的农民少之又少,有的

4、农户水稻用药1年高达8~9次,施肥也都为粗放式,总以为多施比少施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根据笔者调查,种早稻需投入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约为6750元/hm2,种晚稻需投入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约为7500元/hm2,全年合计约为14250元/hm2。如果年景好,风调雨顺,按全县平均早稻单产6000kg/hm2、晚稻7500kg/hm2,稻谷价格2.4元/kg计算,早晚两季产值为3.24万元/hm2,投入与产出2项相抵水稻田收入仅为18150元/hm2。现在一般每家农户耕种1333.33~2000m2,一年种田收入仅有240

5、0~3600元。  正因为此,便有了“辛辛苦苦干一年,只赚吃粮还亏钱;吃亏吃苦白挨累,不如荒田讨清闲”、“要想奔小康,只有背井离乡”等农民顺口溜。外出务工的收入与此截然不同,按每人每月1000元计算,人均年收入可达12000元。就务工所在地的经济和消费水平而言12000元并不多,但将钱寄回农村,与在家务农的收入就会形成鲜明反差。因此,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农村的基本是“九九、三八”式人员,耕地抛荒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2体制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多以“离乡不离土”的半分离方式进行,该种半分离方式有明显的弊端,一方面

6、城市化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民大多不愿意离开城市回家种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体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生活、福利、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2],而且我国人民那种落叶归根的思想使农民不愿意放弃家里的土地。因此,进城务工农民自己无心种地,也不愿意将承包的耕地流转或交回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另外,现在的农村和以前不一样一些村干部不管事,耕地抛荒往往无人管[3]。  2.3政策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对“三农”的攫取多于投入,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的农业,与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相比,在科技和资金上的投入远远不够。调查

7、发现,尽管农村中已出现了插秧机、收割机及耕整机等适合于当地的小型农业机械,但其成本太高,农民不可能每户购置1套。如果花钱雇请机械化作业,分散经营下的小户农民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因而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现代化成果,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腰弓背驼栽田割谷的局面。另外,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也导致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根本无法应对愈来愈脆弱的生态环境。农业投入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耕地抛荒[4]。  3耕地抛荒的思考  对于农村耕地抛荒,社会主流观点认为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务实界一直对耕地抛荒采取限制态度,理论界也认为长此以

8、往会导致复耕指数下降,甚至不能复耕。笔者认为,耕地抛荒现象从20世纪末开始便一直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应当辩证地看待,理性思考,强化政策引导。  3.1耕地抛荒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