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

ID:12510632

大小:214.3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7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_第1页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_第2页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_第3页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_第4页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试题汇总(人教版必修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基础夯实1、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该政策:()A.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持续发展B.违背了农民生产者的愿望C.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发展D.超过了农民生产的基本水平2、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列宁认为:()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C.俄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3、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探索

2、。这两次探索活动的共同之处是:()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②注重发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③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苏联3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B.轻工业不发生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质量低劣D.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5、下列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A.弊端都表现在经济方面B.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C.始终起消极作用  D.适用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二、

3、能力提高6、阅读下列材料:农业发展和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就是实现自己专政的或者说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1925年~1937年苏联农业部分产值(年均)比较粮食产量755075007450740073507300725072007150产值

4、1925-19271928-19321933-1937畜牧业(万头)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马牛羊猪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明列宁政府是怎样“同农民妥协”的,“妥协”的实质是什么,这种“妥协”有何作用?(2)材料二中农业产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它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链接高考7、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4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B

5、.。本题考查的是余粮收集制,从材料“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等中可以得出。因此可以判断出选B.。8、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解析]D.。斯大林时期,苏联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重工业,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农业集体化,A.B.C.三项都是斯大林时期采取的具体措施。所以D.项正确。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基础夯实1、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

6、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C.东欧剧变的影响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的“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苏联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3

7、、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B.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C.重点放在农业D.重点放在重工业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5、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二、能力提高6、阅读右边的图片,回答问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