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ID:12511831

大小:3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1页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2页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3页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时练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区域农业发展条件1、2、8、9、11、12区域农业发展的问题、方向和措施3、4、5、6、7、10、11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07页)  (2011杭州模拟)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回答1~3题: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垦殖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年份1950年2000年1950年2000年亚洲14.717.50.310.14欧洲31.328.80.380.27北美洲

2、12.012.41.310.81非洲5.86.30.870.27大洋洲2.06.01.311.84南美洲4.36.80.530.30世界9.711.00.510.261.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  )①地形 ②机械化程度 ③农垦历史 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2.相对于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B.农垦历史悠久C.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3.2000年与1950年相比,欧洲的垦殖指数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A.全球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严重过剩B.生产成本较高,农业

3、严重萎缩C.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大量荒芜D.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人口减少解析:1.D 2.A 3.B 第1题,机械化程度和社会制度对垦殖指数影响不大,垦殖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的地区。第2题,南美洲垦殖指数不高与其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关,大洋洲垦殖指数不高则与其中西部的干燥气候有关。第3题,欧洲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冬暖夏凉,缺乏农作物成熟的高温期,因而该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受其影响,在20世纪后半期欧洲农垦比例下降,而畜牧业比例明显上升。(2011南通模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如图)。丰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

4、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4~5题:4.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防风固沙,涵养水土 ②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减弱噪声,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①加大地区经济差异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改善环境质量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4.A 5.C 第4题,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既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又能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第5题,建立

5、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利于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农产品市场。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回答6~7题:6.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7.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6.B 7.C 第6题,湿地中的水库、河

6、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将径流变得较为平缓,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大气湿度,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第7题,三江平原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较多,蒸发弱,地势低平,故沼泽广布。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8~10题:8.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B.陕西省C.河北省D.贵州省9.江苏省

7、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B.政策和劳动力C.市场和交通D.工业化与城市化10.“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解析:8.A 9.D 10.A 第8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