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

ID:12518309

大小:72.3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徐敏周希杰摘要采用改编的《高中生学习效能感量表》对高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高中生信息技术成绩和信息技术成绩提高状况的自我评价属于中下水平;学生认为:学习效能感的变量构成八个维度,其中以“学习过程控制感”维度为主,该维度中又以“能根据目标制定计划”为主要变量。因素“学习的意志力”和“对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能力”,“考试后能主动找差距”对不同成绩影响的方差,均达到显著的水平。而其它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程度。对于信息技术学困生,影响成绩的因素有两个,即“常从网上收集作业信息和资料”及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2、;信息技术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过程控制感和学习努力感、自我调节感、目标达成感维度的标准化得分,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信息技术成绩提高较快的学生,信息学科能力感、学习努力感、学习责任感、自我调节感、目标达成感的标准化得分,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高三年级信息技术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是信息技术成绩提高慢与较慢学生的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信息技术成绩较差或差的学生,感到对学习效果好的教学模式是: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和概念获得模式。(一)、一般情况1,研究全体被试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成绩和成绩提高的自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得到:表1。1全体被试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和成绩提高的平均分与标准差变量

3、人数均值标准差信息技术成绩3422.98538011.0734423信息技术成绩提高3232.77089781.0470996数据显示,高中生信息技术成绩与信息技术成绩提高的自我评价均值都>2.5,说明两者均处于中下水平,而且信息技术成绩的分化较大。2,研究不同性别的被试学生,对信息技术成绩和成绩提高的自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并进行方差检验,得到:作者单位:浙江江山中学徐敏(高级教师、副校长)周希杰特级教师表1。2不同性别高中生信息技术成绩或成绩提高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及方差检验因素性别人数平均分标准差F值相伴概率信息技术成绩男生2053.06341461.1593093女生1372

4、.86861310.92209412.72信息技术成绩提高男生1862.90322581.1010022女生1372.59124090.94366897.140.0079<0.01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女生信息技术的平均成绩好于男生,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信息技术成绩提高的平均值也是女生好于男生,且差异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而且男生的分化也大于女生。(注:选项:1—很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很差,以下相同。)3,研究不同年级的被试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成绩和成绩提高的自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得到:表1。3不同年级被试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和成绩提高的平均分与标准差及

5、方差检验变量年级人数均值标准差信息技术成绩高一1553.20645161.19900811-2***高二1552.87741940.88519931-3***高三322.43750001.0140147信息技术高一1552.90967741.1245071成绩提高高二1362.63970590.8999818高三322.65625001.1807427显著水平为0.05水平上,表示为***。数据显示,学生信息技术成绩从高一到高三逐步提高,说明信息技术成绩属于建构的;而在高一年级分化最大,高一年级分别与高二、高三年级均有显著差异。对信息技术成绩提高的均值与标准差,高二学生优于其它

6、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信息技术成绩提高最慢;进一步的方差检验显示,各年级成绩提高之间均无显著差异。4,研究成绩较差与较好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和成绩提高的自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得到:表1。4成绩较差与较好被试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和成绩提高的平均分与标准差变量成绩人数均值标准差信息技术成绩较好1351.57954550.4964608较差844.42857140.5214834信息技术较快1661.51000000.5221362成绩提高较慢524.44230770.5015060数据显示,学生自我评价信息技术成绩较好和信息技术成绩提高较快的人数远高于成绩较差和提高较慢的人数。(二)、信息

7、技术学习效能的维度分析:为了找出学习效能中,相互独立的且有代表性的自变量,而又不丢失大部分信息,我们采取了变量聚类分析,得到:表2信息技术学习效能全部变量裂分为八类的统计量慨要及主要变量的标准得分系数变量与变量与共分为8类所属类最近一(八个维度)间相关类相关统计量标准化类(维度)变量系数平方系数平方的综合得分系数类1分析能力0.55190.15090.5277创新意识0.65590.20900.4350对自己智力能力的信心0.56680.20930.5478对学习目标达成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心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