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丹《庄子》心得

观于丹《庄子》心得

ID:12524058

大小:3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7

观于丹《庄子》心得_第1页
观于丹《庄子》心得_第2页
观于丹《庄子》心得_第3页
观于丹《庄子》心得_第4页
观于丹《庄子》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于丹《庄子》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于丹《庄子》心得  收到最新一期的《作家通讯》,上载:“《于丹〈庄子〉心得》近日卖出了自己的韩国版权,这是该书外文版输出的第一步。据悉该书的日文、英文及中文繁体版权的海外输出也在洽谈中。”  于丹的《〈庄子〉心得》,2007年2月第一版便发行了100万册,至目前,已有200万册吧。于丹红得发紫,于丹的书也红得发紫。  这两年,读过一些被商业炒作、媒体追捧的作家的作品,对他们的水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读于丹的书,我心理上有准备,这不过是一本励志的书,一本通俗化大众化的普及读物,一份文化快餐。不能期望过高、要求过高。但把这本十来万字的小册子翻了一遍,仍不免感觉失

2、望与沮丧,仍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不得不本文来源于范文网说的感觉。  于丹是治中国古代文学的硕士,可她心得第一篇的题目居然让人匪夷所思。标题是“庄子何其人”。我们过去接触过“何许人”,明白它的意思,指什么地方的人,什么样的人,但不懂“何其人”是什么意思。不懂就只好学,只好查嘛。翻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何其”的解释是“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比如“何其糊涂,何其相似”,“文革”中说某人“反革命狼子野心何其毒也”。那么于丹女士说的“庄子何其人”,用大白话说,该是庄子多么人或多么的不人。这大概不是于丹的本意吧。他写《〈庄子〉心得》,不会是

3、如冯友兰写《孔丘其人》一样,要批判与糟践古人吧!堂堂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百家讲坛的名教授,开步就走歪,张嘴就来错,让人有一眼望到底的感觉。你说于丹的水能有多深吧!不知于丹的导师是谁,教出这样的学生,他应该脸红吧?他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给人家孩子教好。  如果有人以为,文字功底上的问题,是于丹的一时疏忽,那么我给您举第二个例子。于丹心得之六的题目是“谈笑论生死”。这里存在重复问题。“谈笑”不就是“论”吗?这个题目如果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表述字眼,不妨就叫“谈笑生死”或“笑论生死”。为凑足五个字,与其他章取齐,却使文义重复,这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如果非凑足五个字不

4、行的话,不如叫“微笑论生死”或“狂笑论生死”为好。  我没仔细读过《庄子》,即使读了,也不太读得懂。但有一条,我以为《庄子》是一部充满辨证法的著作吧。但于丹说《庄子》,绝对化的因素特别多。在“庄子何其人”一章,于丹说:“人生在世,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范文网免费提供各种范文个字。应该说,大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也不例外。”没错,庄子不例外,但有没有例外的,比如达官贵人,地主资本家,皇帝皇族皇亲国戚,他们的生活与百姓一样困窘吗?不上纲不上线,不硬往什么掩盖剥削,掩盖贫富差距上扯,掩盖了有一小

5、部分人没有生活困窘,酒池肉林,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社会现象与历史事实吧。  在“大道与自然”一章,于丹说话更加绝对。她说:“人只要‘不要怕’,任何磨难都能闯过去。”这句话不是从庄子那儿来的,是于丹引用了一个别人的寓言后的结论。此话慷慨激昂,掷地作金石声,颇有励志的功效,但它经不住推敲。人要做成事情,要“闯过去”,勇气固然重要,但勇气之外,需要有客观条件吧。我要过河,没有桥,没有船,不会游泳,也没能驮我过河的神龟之类,你说只要勇敢,“不要怕”就行,我扑通跳进河里了,挣扎两下,冒几个气泡,我就喂鱼了。这算闯过去了?夜黑风高,我要过一片抢匪出没的树林,没人护送,手

6、中无枪,身上无防弹背心,我也不会任何武功甚至手无缚鸡之力,你让我“不要怕”,闯过去,那是不是等于去白白送死?我想盖幢摩天大厦,可我没有地皮没有砖瓦水泥没有钢筋钢板,而且我账户上也没什么钱,你让我“不要怕”,去盖吧,我在别人的地皮上挖不过三铲,就有警察请我喝茶了吧。于丹的话太绝对,这样励志,会把年轻人励进沟里的。也许于丹这里设了个概念的陷阱,跌进阴沟在她那里就意味着“闯过去”了。这好像与李宏志fa轮功的“圆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丹说:“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这要怎么看,生活上贫困一时可以,如果长时期地贫困下去,连饭都吃不上,

7、精神上不潦倒也是不可能的。“穷而弥坚”是有特定条件的,不可一概而论。可以说,绝对化的判断在于丹的心语中随处可见。  于丹的历史观,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而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在“大道与自然”一章中,于丹说:“可以说,整个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你自己浸淫其中,真正去感知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一花一叶上有所彻悟,那么我们就洞悉了万物之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格物致知”的翻版,一点新鲜内容都没有。世界上的事,哪有那么简单啊!盯着竹子看,抱着树叶花草睡,就一定能洞悉了“万物之理”?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难道个个是在花呀叶子呀之类的东西启发开导下成功的?

8、于丹在重复古人老掉牙的怪论,在痴人说梦。  在于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