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古诗两首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

ID:12527831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_第1页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_第2页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_第3页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_第4页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二册——古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

2、诗的内容。(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三)能正确、流利地读诗。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生字新词。(二)了解诗的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许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许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

3、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

4、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息,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

5、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三)学生自己读诗,并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四)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万事空(k#ng)             告乃翁(w5ng)蓟北(j@)                 襄阳(xi1ng)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本课共有4个生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字典,写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再看注释,结合诗句和字典,看应选择什么意思。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涕”,左边是“氵”,右边是“弟”,合起来是“涕”。还可以

6、记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写法和笔顺。“洛”,左边也是“氵”,右边是“各”,合起来是“洛”。还可以记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阳”的“洛”。在书写时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样,“祭”也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利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字形,加

7、强记忆和理解。如:(三)理解词语。1.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查字典,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原知”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诉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自己。3.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掌握。九州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

8、,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文中指南宋军队。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