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

ID:12529172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_第1页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_第2页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_第3页
资源描述: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啊?当水流入宝宝耳朵,应立即将宝宝头部向入水一侧倾斜,用消毒棉球(棍)轻轻将水吸出,并擦干净,一般棉签只能擦到耳朵外周,做这些动作时要小心轻柔,以免捅伤鼓膜;如果洗澡过程中耳朵进水,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排出;一旦内耳有积水,应立即去医院进行专门处理;如耳屎过多过大应交医生处理。婴儿如何补钙?1.奶品是婴儿最好的补钙来源,就钙容易吸收的程度来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鲜奶。2.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补钙方法是分别服用VD和钙剂。3.夏天户外活动较多,1岁以上宝贝暂可不服用VD,以免蓄积体内引起中毒。4.婴儿

2、胃酸浓度低,最好选择葡萄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钙;2-3岁后胃酸浓度逐渐增高,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5.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尽量多露出皮肤,增加皮肤对VD的合成。6.菠菜、苋菜等绿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响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钙吸收。7.避免把钙剂放到牛奶、米汤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吸收,导致体内钙吸收下降。8.烹调鱼或排骨放些醋,用小火长久焐焖,使鱼骨、排骨中的钙充分溶出,钙与蛋白质在一起也最容易被吸收。9.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响钙的吸收。制作前,最好先将面粉发

3、酵或把大米放在温水里浸泡一下。10.黄豆(大豆)植酸含量很高,可采用发芽方法去掉,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11.把豆腐和鱼一起炖,鱼肉中含有的VD促进豆腐中的钙吸收;把西红柿与鸡蛋同炒,西红柿中的VC促进鸡蛋中的钙吸收;雪里红与黄豆同食,都可使钙的吸收和利用率大为提高。12.少吃高盐、高油、高蛋白饮食,如汉堡、炸鸡、洋芋片、虾味鲜、蚕豆酥等;少吃高磷食品,如汽水、可乐等。前者增加钙的排出,后者妨碍钙的吸收。13.钙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这样可使钙被体内更好利用,进餐时服用容易影响钙的吸收率。14.食物中蛋黄或动物肝VD含量相对较高,可给4-5个月的宝贝喂一些熟蛋黄,

4、10个月时添猪肝粥或羊肝粥。参考资料:亲子中心>健康中心>婴儿3-6月>营养饮食婴儿发烧怎么办?宝宝发高烧时可能没精打采、食欲不振,烦燥及不停哭闹。有少数宝宝对高热的适应力比较弱。体温会在短时间急速升而导致短暂「发烧抽筋」。所以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应设法替他降低体温,例如尽量避免替宝宝穿太多衣服及盖太厚的被褥。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父母可以用温水迅速地替他沐浴或擦身,这样有效地降温及帮助皮肤血管扩张,加促血液循环,帮助散热。但切勿使用冷水或加入酒精的水替宝宝洗澡,虽然这样能帮助宝宝身体得到片刻的凉快,但会使他的皮肤血管收缩而导致高热困在体内散不去。父母也可以使用退烧剂为

5、宝宝退烧。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38.5~39℃)及高度发热(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对发热的患儿,家长应如何护理,注意"三宜"与"三忌",细心观察,认真护理。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

6、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

7、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忌: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

8、于疾病已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