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

ID:12530600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_第1页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_第2页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_第3页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_第4页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J/T1196-2005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的目的任务、方法技术、资料处理与解释等。   本标准适用子地浸砂岩型铀矿天然源和混合源型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工作。煤田、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勘查中的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可参照使用。2目的任务和应用条件2.1 目的任务 探测沉积盆地盖层中砂岩层(砂体)的空间分布、厚度和埋深;推断盆地基底的起伏形态、埋深;推断断裂构造的展布、规模及特征,为勘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2.2应用条件  应用条件如下:a)测区内有明显、稳定的电性标志层,地层有足够的厚

2、度和较显著的电性差异;b)测区内电磁干扰比较平静或可抑制,各种人文干扰不严重或可识别。3前期准备3.1资料收集   应系统收集工作区地质资料、物探(含物性资料)、化探资料和测绘资料(含地形图、三角点资料等),重点收集钻孔资料、电测井资料。3.2野外踏勘   野外踏勘应了解施工条件(地形、交通、居民点分布、气候等),调查对测量有影响的干扰源。3.3模型试验   利用收集到的岩石物性等综合资料,拟定测区地电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研究所需探测的主要电性标志层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曲线上显示的特征及探测的可行性,合理设计观测频段、观测装置等参数。3.4测网布置3.4.1测网布置要求3.4.

3、1.1测线方向应垂直于区域主要构造走向。3.4.1.2测区内如有地震测线、电测深点、钻孔等,测线应与其重合或靠近。3.4.1.3测线应避开城镇或大的居民点。3.4.1.4在解决特殊地质问题时,测线、测点距应根据需要加密。3.4.1.5测线应延伸到盆地边缘,并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观测点。3.4.2测网布置内容3.4.2.1面积测量时,设计的测线距和测点距见表1。3.4.2.2剖面测量时,测点距不宣超过0.2km。4仪器测试与维护4.1仪器测试4.1.1仪器道间平行测试 野外测量仪器每一个月至少应进行一次平行测试,两道间测试结果的均方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4.1.2仪器一致性检查同一测

4、区如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仪器同时测量,测量前和测量结束后应在同一点上采用相同观测装置进行一致性对比,应有80%以上频点的测量结果均方相对误差不大子8%。表1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测网布置表比例尺测线距km测点距km1:100000.10.04~0.051:250000.250.05~0.11:500000.50.1~0.251:1000001.00.25 4.2仪器维护 4.2.1 仪器应建立检测、维护记录的档案。 4.2.2野外工作期间,如遇仪器发生无法排除的故障,应立即停止野外观测并送回基地修理。 4.2.3磁传感器(此下简称磁棒)在搬运、埋设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避免撞击。 5野外

5、工作 5.1方法试验 5.1.1要求 5.1.1.1方法试验应在工作区现场野外数据正式采集之前进行。 5.1.1.2试验5应选择地质情况清楚且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段,如已知钻孔处、已知地质剖面地段,位置选择应符合5.2.6的要求。 5.1.2内容 5.1.2.1叠加次数   叠加次数试验应分不同频段进行,在每个频段上,逐次增加叠加次数,观察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直到曲线圆滑连续,无畸变频点为止,最后的叠加次数就是该频段上的最少叠加次数。5.1.2.2收发距   收发距试验至少应选择三个不同的收发距进行,在保证能够接收到高于噪声信号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收发距。5.1.3方法试验有效性评价

6、   根据方法试验所得到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已知地球物理模型的一致性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5.2点位选择5.2.1测线与测点应按设计书规定进行布置,测线或测点位置的移动应不超过线距或点距的20%。5.2.2测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应采用GPS实测,定点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5.2.3当测区范围内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或曲线出现异常或不连续性时,应及时加密测线、测点或进行重复观测,保证至少应有三个测点通过异常部位。5.2.4测点不宜选在山顶狭窄的深沟底,应选周围开阔,至少是两对电极范围内地面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与极距之比小于1O%的地方布点。5.2.5选择测点时应考虑布极范围内地表土质的均匀程度,不应

7、将测点敷设在明显的局部电性不均匀体旁。5.2.6所选测点应远离电磁干扰源,一般要求如下:   a)距大工厂、矿山、电气铁路、电站2km以上;   b)距广播电台、雷达站、高压电力线1k用以上;   c)距繁忙公路200m以上。 5.3观测装置敷设5.3.1 观测频段中若有需要发射场源的频段,应布设人工场源。场源布置在地形平坦的位置,场源的两个方向应互相垂直。5.3.2测量时宜采用十字型装置:水平方向的两对电极分别和两个磁棒互相垂直敷设,其方位偏差不大于3°,水平磁棒顶端距中心点应不小于5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