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

ID:12534511

大小:10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_第1页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_第2页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_第3页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_第4页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蓝天家教网http://www.ltjiajiao.com伴您快乐成长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21分)思凡沈致远(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独自在月宫中住久了感到寂寞,嫦娥思凡,想回人间。(2)思凡之原义带浪漫色彩,这里我借用思凡表达另一种意思:凡者平凡也,思凡就是想得平凡些,却可能更接近真实。不信吗?请看事实。(3)日月经天,星移斗转,宿彗往复,新星乍现。自古以来,人们对天象充满神秘感。西方的“占星

2、术”和东方的“天象示警”等,均试图将天象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以预卜祸福。牛顿在开普勒、伽利略等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以平凡之理解释了天体运行规律,原来天上星球运动和人间车行船航都遵循同一原理。牛顿是在送神——阿波罗牵住地球之“神力”和使苹果落地之地心吸力是一回事,太阳神之威严顿失。可惜牛顿送神还不彻底,有人问:行星绕日公转之初始动力从何而来?他回答:“上帝的最初一击”,终于给上帝保留了一个角色。但好景不长,随后康德提出“星云说”,以平凡之理解释了太阳系的形成,于是上帝失业。

3、回顾这段历史,人类对天象的认识正是穿越神秘迷雾而归于平凡,牛顿、康德送神之功源出于思凡。(4)爱因斯坦说:“物理学理论如不能使小孩懂,就可能是无价值的。”有人对之不理解,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高深莫测,连科学家也不易全懂,遑论小孩。其实这是误解,相对论的方程及其解固有深奥难懂之处,其基本原理却也是很平凡的。他的“相对性原理”(又称“协变原理”)说白了可表达为:一切物理学定律都不应随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而改变。否则,乘火箭的宇航员所见物理定律与地面上的不同,不就乱套了吗?爱因斯坦之功绩在于,他洞察这一平凡的

4、相对性原理,将之与“光速不变原理”一起应用于等速运动系统,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将之与“等效原理”一起应用于加速运动系统,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后面这两个原理也是常人易懂的平凡道理,可参看“具象思维之妙用”。相对论包罗万象统贯全宇,其基本原理确是平凡的。二战时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抢在希特勒前造出原子弹;战后又投身和平运动,反对核军备竞赛。他心中所思皆为全世界凡夫庶民之福祉。称爱翁为思凡大师,谁曰不宜?(5)再来看生物学:物种繁衍,何止千万?有人宣称: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万物。想想看!即使是千手观音

5、,也无法在七天内创造出千万物种啊。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进化论,指出千万物种源出于一,通过变异和杂交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生物,通过生存竞争择优汰劣形成今日所见之千万物种。生物进化过程浑然天成,根本不需要借助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因素,于是上帝又失业了。进化论是平凡的道理,达尔文是思凡高手。(6)思凡之妙,不仅限于□□□□,也适用于□□□□领域。(7)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功德无量!否则,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之乎者也”http://www.ltjiajiao.com蓝天家教网http://www.

6、ltjiajiao.com伴您快乐成长,试问:报刊书籍几人能懂?文化教育如何普及?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在于:文言深奥,白话平凡。提倡白话文,是胡适等人思凡的结果。韩愈提倡古文,“文起八代之衰”。汉赋骈俪讲究文辞绮丽,魏晋文人崇尚出世空谈,后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之衰,文学已沦为文人雅士之玩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韩愈主张“文以明道”,使文学联系实际,更接近凡夫俗子。韩愈名以复古,实为思凡。至于“白乐天诗老妪能解”,更是直白的思凡。可见,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文学复兴均与思

7、凡息息相关。(8)人类的经济活动看起来很复杂。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兴起,商品无所不在,资本无孔不入,企业兴衰更替,财富聚散易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埋头苦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剩余价值说”。原来资本家所赚取的利润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所积累的巨大财富源出于此。细思量,其实这也是平凡之理: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人创造的,不劳者无贡献,那就只有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了。这平凡之理曾被五光十色的种种谬论所掩盖,马克思目光如炬,鞭辟入里,不愧为思凡高手。(

8、9)(甲)的“仁”和“有教无类”,(乙)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丙)的“兼爱”,先贤的这些经世名言均以庶民为先,可归之于思凡。西汉(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朝钦定的“孔孟之道”逐渐远离庶民,蜕化为帝王驭民之术,走向思凡之反面。(10)许多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归根到底是平凡的,将之描述得高深莫测,若非故弄玄虚,那就是还没有研究透彻。萨切尔名言:“只有个人和家庭,没有社会。”说社会不存在,这话是过分了,却道出了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平凡道理:社会是由许多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