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ID:12536846

大小:2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_第1页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_第2页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_第3页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_第4页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黄岩1,2,文江泉3(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0092;3.西南交通大学环境与地质工程系,成都610031)摘要:结合昆明国道东连接线支线工程的土质边坡设计,通过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调查,对土质边坡稳定坡高与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基于传统的简化毕肖普圆弧滑动面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了计算参数,对典型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边坡的稳定系数进行了计算。采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根据现场勘察及直剪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各土层的计算参数

2、,采用平面应变力学模型,对工程中高路堑边坡实际断面的整个边坡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FLAC数值模拟与简化毕肖普法的计算结果本吻合,对于土质边坡,坡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远大于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关键词:土质边坡;稳定性;圆弧滑动面法;FLAC数值模拟法国道东连接线支线工程起于昆明市东二环大树营立交桥,到两面寺与国道昆明东连接线相连,全长6.9km,为城市主干道。该工程位于昆明盆地东部,沿线属低中山地貌及冲湖积盆地(白沙河地段),地貌主要受构造、侵蚀、溶蚀冲湖积作用控制,地貌形态划分为构造侵蚀、溶

3、蚀低中山,冲湖积山间谷地。道路沿线存在多处深挖路堑土质边坡,高度8~34m不等。土质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为剥落、冲刷、表层滑塌等坡面小型破坏;另一类为整体坍滑和滑坡等边坡整体破坏。第一类的边坡变形破坏,只要在养护维修过程中,采用一定措施就可以制止或减缓它的发展;而第二类的边坡变形破坏一旦发生,将危及行车安全和交通营运,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本文结合国道东连接线支线工程的边坡设计,对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1边坡基本情况1.1工程地质条件道路沿线上覆土层分布有第四系(Qml)人工

4、填土、第四系残坡积(Q4al+dl)次生红粘土、第四系坡积(Qdl)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混碎石、第四系冲湖积(Qal+dl)粘土、有机质粘土、粉土、园砾石。下伏基岩为泥盆系宰格组(D3zg)白云岩、中统海口组(D2h)石英砂岩,寒武系中统陡坡积组(€2d)泥页岩、砂质泥岩、泥质灰岩,下统龙王庙组(€1l)白云岩、沧浪铺组第二段(€2c2)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图1K2+600开挖剖面路堑开挖后,组成边坡的地基土在K2+020~K3+010段为:②次生红粘土(厚度2~8m)、③粉质粘土(厚度5~16m)、⑩1全风化粉砂质

5、泥岩(厚度2~10m)、⑩2强风化粉砂质泥岩(边坡基底);在K3+010~K5+560段为:②次生红粘土(厚度2~8m)、③粉质粘土(厚度5~16m)、⑧1全风化泥页岩及粉砂质泥岩(厚度2~10m)、⑧2强风化泥页岩及粉砂质泥岩(边坡基底),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如图1所示。1.2边坡现状调查及分析根据调查及钻孔柱状图,昆明东连接支线工程部分边坡暴露出次生红粘土层②和粉质粘土层③;粉砂质泥岩(全风化)⑩1层基本上是人工开挖边坡暴露,少有自然边坡暴露;粉砂质泥岩(强风化)⑩2层仅在人工开挖边坡中的⑩1层下部局部有出露;泥页岩

6、(全风化)⑧1层暴露很少。调查结果显示,次生红粘土层②或次生红粘土层②+粉质粘土层③组合形成的18处边坡中,坡长、坡角、坡高及稳定情况的情况见表1。5表1边坡现状调查情况(②或②+③组合边坡)序号边坡长度(m)坡角(°)坡高(m)稳定状况地层结构人工/自然坡16.0544.85稳定自然27.3606.32稳定自然32.7822.50稳定自然416.4359.40稳定+人工516.4369.64稳定+人工65.0784.89稳定自然720.0237.80稳定+自然84.0854.00稳定人工921.03211.13稳定

7、+自然1017.8339.70稳定+自然1119.33811.88稳定+自然1214.0439.55稳定自然135.0905.00稳定自然148.0485.95稳定自然159.0426.02局部溜塌自然168.5405.46稳定自然173.5833.45稳定自然185.0824.95稳定(坡角浸水)人工图2坡高H坡角α回归分析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对稳定边坡的坡高H与坡角α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图2,可见,坡高H与坡角α的关系较为明确,回归分析表明,坡高H与坡角α的关系可用公式1表示。(公式1)按照该式可推算出次生红粘土

8、层边坡的坡角与长期自然稳定坡高的关系(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人工开挖的边坡,由于没有经过长期自然风化的作用,坡高-坡角关系仅能说明其短期(3~5年)稳定性良好,其长期稳定性还无法验证。表2次生红粘土层边坡稳定坡高与坡角的对应关系坡角(°)28323845对应坡率1:1.751:1.501:1.251:1.00稳定坡高(m)11.8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