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

ID:12546065

大小:1.2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_第1页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_第2页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_第3页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_第4页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 中考复习 常见气体制备的教案 超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气体的制备初中化学主要考查两种常见气体(O2和CO2)的制备原理、药品,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会考突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教科书上原理的考查;中考则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在会考基础上进行延伸和综合。中考内容包括会考内容。一、制取常见气体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1、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原理原料氧气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2H2O22H2O+O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2、↑氢气锌粒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工业制取气体工业制取气体原料方法氧气空气分离液态空气二氧化碳石灰水CaCO3CaO+CO2↑氢气水2H2O2H2↑+O2↑二、气体的发生装置(一)固+固(加热)(图1):适用于制备气体:O2(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注意事项:⑴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却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11-⑵铁夹应夹在距管口处(试管的中上部)。⑶固体药品要放在试管底部平铺开,加热时首先均匀预热,然后在试管的最后部位集中加热,并逐步前移。⑷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不能过长,否则会妨碍气体导出。⑸如用排气法收集气体,当

3、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中把导管撤出,然后再撤走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⑹用KMnO4制取O2时,为了防止生成的细小颗粒堵塞导管,在大试管口放一松软棉花。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1)不参加反应,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并不全部是加快;3)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4)对于指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是反应不会发生,只是速率小一些;5)催化剂要纯净,以免影响其催化效果或引起事故。(二)固+液体(不加热)(图2、图3):适用于制CO2、H2、O2(用Na2O2和H2O

4、、H2O2和MnO2制取O2也用此装置)⑴装置注意事项:1)瓶内气密性要好。2)先放固体后加液体。3)加人酸的量要适当。4)生成气体微溶或难溶于水。5)在最右边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深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而无法使用。6)图3中启普发生器:加入大小适宜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如果太碎会落入底部的酸中使反应太快无法控制,造成容器内压力过大,导致酸液溢出。7)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验纯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氢气。点火后,根据声音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

5、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噗”的声音,才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可以使用。重新收集氢气检验时,应另换一支试管进行操作,若仍使用原试管,要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去收集氢气进行点火验纯。三、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一)常见干燥剂及气体的干燥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11-常见干燥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碱石灰装置可干燥气体H2、O2、CO2、N2、COH2、O2、CO2、N2、COH2、O2、NH3、N2、CO不可干燥气体NH3NH3HCl、CO2注意事项a进b出(长进短出)a进b出(大进小出)左进右出(二)常见净化(包括干燥气体)装置(图4)注意事项:⑴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

6、气体中杂质的装置。如用灼热的铜丝除氧气。⑵B、C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如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除酸性气体。气体由a进b出。⑶D一般盛固体药品。如用碱石灰吸收水或二氧化碳。四、气体的收集装置(图5、图6)根据气体溶解性和密度(相对分子质量,与29比较)不同,把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排液法(常为排水法)和排气法(常为排空气法)。(一)排水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H2、O2、CO、CH4等。排水法的典型仪器是a,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便于导管的取出。-11-(二)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用

7、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图b);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如图d)⑴向上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O2、CO2等,典型装置是b。⑵向下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CH4、NH3等,典型装置是c。(三)其它气体收集装置如果一种气体既能用排液法收集,又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则用排液法收集的气体纯度要高一些。五、尾气处理装置(图7)通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