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

ID:12555928

大小:48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_第1页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_第2页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_第3页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_第4页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朝阳区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2011.4)12.下面四幅关于北京地区的历史地图中,与9世纪前后情况相符的是ABCD13.明代陆楫著《禁奢辨》中写道“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cuàn] (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上述材料中反映出①江南经济发达影响民风②社会生活日趋奢侈享乐③主张倡俭戒奢以正风气④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图814.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可能与图8同

2、一时期的是A.建立比较完整农学体系B.第一次测量地球子午线C.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D.传统中医学的奠基之作15.“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以下各项符合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

3、要手段……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17.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部著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518.“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①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②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

4、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④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下列各组文献中,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理想国》《法律篇》《政府论》B.《法律篇》《政治学》《社会契约论》C.《十二铜表法》《法律篇》《论法的精神》D.《理想国》《政治学》《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0.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岁月。下列说法能够佐证“辉煌”的是A.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B.殖民帝国开始形成C.责任内阁制初步确立D.现代主义文学盛行LaTourEiffel是

5、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它建成于1889年,欢庆新法国的百年华诞,欢庆现代化的法兰西的诞生!21.对图文材料所蕴含信息理解准确的有①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建②为庆贺第二国际在法国的建立③诞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④钢架镂空结构是工业时代象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爱因斯坦所

6、评价的这位人物是A.孔子B.华盛顿C.凯末尔D.甘地23.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讲话与文献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施的是A.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D.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537.(32分)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

7、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6分)主题二: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

8、族意识则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2)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