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

ID:1255734

大小:6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09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_第1页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_第2页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_第3页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_第4页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n3.1群体基础n3.2群体行为模型的分析n3.3冲突n3.4人际沟通3.1群体基础n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n二、群体发展阶段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n1群体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group)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有着一定人数的有机结合2群体组成要素nG.C.Homans:3群体的类型参照群体、一般群体和隶属群体根据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分:n参照群体:是个体在心理上向往的群体,个

2、体把这种群体的规范、标准、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标准。n一般群体:虽存在于组织、社会中,但其标准和目标不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和追求。n隶属群体:是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3群体层次测定理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程度分:n松散群体-无共同活动n联合群体-有共同活动,只对个人具有意义n集体-有共同活动,对个人具有意义,也对社会具有意义团队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区别高效团队的特征n具有很强的核心价值观n成员不满足于承诺共同目标,还善于把目标分解成数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n成员具有多种技能组合n具有高度创造力

3、二、群体发展阶段(模型)第二节群体行为模型一、群体结构——角色n1、角色(roles):对占据组织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他在谁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n角色同一性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n角色知觉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n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会导致刻板印象。n心理契约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实际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心理契约是组织中行为强有

4、力的决定因素。典型角色n自我中心角色: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n任务中心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n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者、监督者管理者与员工的角色知觉管理者n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n管理者对员工的角色知觉n员工所看到的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角色问题n角色冲突津巴多实验n角色模糊2群体规范n定义: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它不同于组织准则(Organizationrules)。如:绩效规范、成员形象规范、

5、非正式约定、资源分配类规范。群体规范的分类群体规范一般可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n正式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如各种规章制度和守则等;n非正式规范是群体自发形成的,不成文的,如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着装方式,各种行为和风俗习惯等。群体规范的功能罗宾斯:n规范使群体维持下去n规范使群体避免尴尬情况n规范使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加简化和可预测n规范体现了群体的中心价值观并使其区别于其他群体积极与消极规范举例群体压力n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随群体的倾向。n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中多数人不一致时,

6、一般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这就是群体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人与群体主流的行为和意见趋于一致。n人在群体中的这种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成为社会从众行为或倾向。从众行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n个体特征:智力和能力,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自尊心,归属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他人的依赖性。n群体特征:群体的作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n其他情境的原因:问题的性质、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度,外界对群体的支持度。马斯洛所指出的人们的“安全需要”缺乏信息、害怕偏离彼得罗夫斯基从众观n集体主义

7、自决:为了实现群体的理想和信念而与群体保持一致。n非原则问题的从众莱维特群体施压方式n理智讨论n怀柔政策n铁腕政策n开除政策3规模-群体的大小分:l小群体:n特点——人数不多,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发生感情上的胡相互关系,行为受群体规范调节nl大群体:n分为阶级、阶层、社会职业群体、民族、区域群体n一般说,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但在群体参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大群体则比小群体表现得好。群体规模对群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社会惰化/社会懒惰现象n社会惰化: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

8、工作时更努力。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研究发现:n3人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一个人的2.5倍n8人群体产生的拉力还不到一个人拉力的4倍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生产力却降低了。群体规模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一般认为,5人-7人的群体执行任务最为有效。n少于5人,力量过于弱小,难以取得群体的规模优势。n多于7人,成员参与的机会减少,加之亚群体的增多,将导致群体绩效的下降。群体规模对群体规范的影响4地位-status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